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當心“神奇培訓”背后可能藏著騙局

2019年06月19日08:34 | 來源:工人日報
小字號

期待職能部門在審核、監管、整治等環節上實現無縫化、常態化,幫助一些家長及時醒悟、止損,還校外培訓空間一片純淨。

開發鬆果體實現蒙眼辨色、訓練大腦專注力形成磁場、聽腦波音頻激活大腦共振、通過手紋檢測確定先天遺傳特征……日前《新京報》記者暗訪揭穿北京、山東多家培訓機構“全腦開發”騙局。在常人看來缺乏科學依據的所謂“超能力”依附於“全腦開發”而生,培訓方號稱這些“超能力”擁有能讓孩子“從繁重的學業中解放出來”“顯著提高專注力、記憶力”等神奇效果,成功俘獲一眾意欲培養“學霸”“神童”的家長們。

盡管其中的宣傳話術似是而非,檢測和培訓儀器是廠家貼牌的,“記憶大師”的証書是花錢辦的,但從大師現場“炫技”到明星學員站台,再到充滿神秘色彩的封閉培訓過程,以及孩子課后的打坐、冥想練習,讓一些家長看到了為孩子開發出特異功能的“希望”。可這一切最終被孩子日后一句“都是蒙的”打回現實。

時下,對一些養生保健產品所宣揚的“高科技”噱頭,公眾已經產生一定的免疫能力,但當違背基本原理的偽科學蔓延到教育領域,類似“全腦開發”的騙局卻有著不小的市場。實際上,在行業領頭羊“腦立方”於不久前被關停后,又有更多的培訓機構進入“全腦開發”行業。究竟是什麼力量遮蔽了不少高學歷家長的雙眼、對忽悠人的東西趨之若鹜呢?

首先,一些商家制造潛在需求,讓家長看到更多所謂的“可能性”,“培養耐心”“幫助提升學習成績”等,這些承諾精准擊中了家長的痛點,讓其“寧信其有”地想去試一試。

其次,家長的過分焦慮和不切實際的期待是商家行騙的籌碼,諸如“別人都學我不學,肯定會落下”“大不了多花點錢,學了總是沒壞處”等心理,可以說是不少校外培訓市場常年火爆的重要支撐。

此外,對類似培訓機構亂象的相關監管和整治相對滯后,也在客觀上縱容了一些商家不斷將局做大,一些培訓機構的規模化、集團化優勢往往是糊弄家長的“障眼法”。

當下,從學校到社會,再到每個家庭,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可謂前所未有。而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並非一蹴而就之事,積極糾正、改善孩子在學習中的問題,是家長負責任的表現。但這種糾偏離不開科學的方法加上個體的努力。離開了這兩者,難免陷入走捷徑無果,甚至墮入騙局的悲劇。

尊重孩子認知和成長的規律,正確看待孩子的獨特性與差異性,接受他們暫時的不完美,也是一種難得的理性和智慧。無論如何,以孩子的寶貴時間和快樂成長為代價,換來一些家長的如夢初醒,這樣的情景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不久前,一場針對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專項治理行動,一定程度上淨化了該領域的市場環境,但一些問題培訓機構在培訓形式、內容上花樣翻新,為相關整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期待職能部門在審核、監管、整治等環節上實現無縫化、常態化,幫助一些家長及時醒悟、止損,還校外培訓空間一片純淨。

“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著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鬆了開來,於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著細細的草繩……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一位台灣作家的話值得我們反思。我們的家長、學校和社會,是否能多等孩子們一會兒呢?

(責編:金正陽(實習生)、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