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國家衛健委:北京24家游泳池尿素超標

陶鳳 常蕾
2019年07月25日08:02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北京24家游泳池尿素超標

  游泳館裡刺鼻的消毒劑味、泳池裡來歷不明的各種液體……游泳池真的那麼可怕嗎?7月24日,國家衛健委公布了一批游泳池水質衛生抽查不合格場所名單,不合格原因包括尿素超標、游離性余氯等。

  24家泳池尿素超標

  據國家衛健委介紹,此次抽查的城市多為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成都類似規模的大型城市。

  值得關注的是,名單中共公布了24家北京的游泳池,而這24家不約而同都有一項指標不合格——尿素。據國家衛健委介紹,游泳池水中尿素的主要來源為汗液,還有部分來源於尿液。泳客會將自身的汗液帶入泳池,而在游泳過程中也會排出汗液,因此游泳池中多少都會存在尿素。

  石景山衛生監督所副所長孫衛國介紹,游泳池中之所以有尿素,一方面是人在游泳時會出汗,汗溶於水中會對尿素指標產生正相關的影響﹔另一方面就是有的人不講衛生,在游泳池中小便。

  尿素本身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健康危害,但當尿素含量過高時,可能與消毒劑中的氯形成氯胺類物質,引起游泳者不適。

  目前北京游泳場館中自帶的水質監測並不含有尿素這一指標。北京商報記者掃描水魔方的“掃一掃泳池水質我知曉”二維碼,發現隻能了解泳池池水的余氯、濁度、pH值3個指標,無法了解尿素指標的相關情況。

  尿素超標之外,還有6家游泳館出現了游離性余氯。據國家衛健委介紹,余氯不穩定主要是未採用自動加藥裝置、含氯消毒劑不規范造成的。余氯偏高會刺激眼睛等敏感部位,而余氯偏低則達不到消毒效果,易造成微生物超標。

  北京商報記者致電名單中游離性余氯不合格的萬博陽光四季(北京)國際健身俱樂部游泳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游泳館使用的是臭氧消毒,水中、空氣中都不含有刺激性消毒劑。

  檢查再細致,公布結果也是滯后的。那麼游泳者如何自己判斷池水是否干淨?孫衛國稱:“看水的渾濁度,如果水很清澈,水質相應也會比較高。其次,還可以站在泳池邊聞聞有沒有氯氣的味道,最好是有淡淡的氯氣的味道,不能太濃,也不能聞不到,太濃的話說明余氯超標,會對人體有傷害,聞不到說明余氯太少,達不到消毒效果。”

  換水賬

  孫衛國介紹稱,尿素無法用過濾、加消毒劑等常規手段處理,隻能通過換水解決。夏天一熱,來游泳館的人突然增加,如果沒有及時換水,就有可能造成尿素超標。而頻繁地換水對於游泳館的經營來說,成本並不低。

  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在北京24家水質不合格的游泳館中,2家為學校游泳館,1家隸屬於北京市實聯服務總公司,剩余21家分別屬於健身房、物業公司或地產公司,並且規模都較小。

  一位露天泳池經營者透露:“泳池會換水,但不會換掉一整池水。一般是在每天晚上客人走后,工作人員往泳池裡倒入沉澱劑,靜置一晚,第二天用類似吸塵器的設備吸走雜質。由於揮發和吸塵設備會吸走一定量的水,所以會補充一些新水。雖然如此,但一個夏天的用水量,總共也就在一池半左右。”

  經營室內泳池的劉先生稱,絕大多數室內恆溫游泳池,也不會直接換掉整池水,而是採用“循環過濾”的方式除雜質,即池水通過出水口進入過濾設備,過濾以后,再通過進水口放回泳池。

  那麼換掉一池水的成本到底有多少呢?某酒店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徹底換水一年左右1次是業內慣例,泳池很難做到經常徹底換水。以50米標准游泳池為例,池裡大約有2000噸水,1次徹底換水的水費及水處理藥物的費用加起來大約需要五六千元。

  高成本之外,換水時間長也是諸多游泳館不願頻繁換水的原因。據上述負責人介紹,一池水全部抽干換入自來水后,再加入各種藥物,讓自來水達到游泳池水的標准,整個藥物反應過程大約需要4-5天,在客流量大的夏季,也就意味著4-5天有經濟方面的損失。

  據介紹,目前對游泳池徹底換水時間間隔並無硬性規定,但一般要求水循環一次時間不超過8小時,關鍵是余氯、大腸杆菌、pH值等主要指標要符合有關規定。

  臭氧難“養”

  臭氧淨化近日在北京風靡,據悉,英東游泳館、清華大學游泳館、水立方等多所大型游泳館都採用了臭氧淨化來給游泳池消毒。

  北京衛生監督所主任高旭東介紹稱,臭氧消毒法,對水質改善非常好,但耗時長,需專用設備。據悉,臭氧設備,不僅可以去除尿素,同時對池水還有殺菌作用,美中不足的是設備投資及運行費用較高,此外還需增加反應罐、吸附罐等額外設備,增加了日常維護的工作難度。

  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臭氧的半衰期非常短,營業性的泳池,因為人流量大的緣故,即便採用了臭氧技術,也得配合氯,否則達不到消毒標准。

  曾經營露天泳池的小沈稱,現在很多游泳池的消毒方法都很簡陋,比如撒氯,“劑量靠感覺”。部分商家為給水消毒和讓水變藍,往往無節制添加消毒劑,致余氯含量超標。由於貪圖方便、省錢,一些游泳池工作人員甚至將裝著漂粉精、漂白粉等藥物的藥劑桶對著游泳池直接傾倒,有的索性將藥劑桶用繩子拴著沉到池底,泳客游到深水區后,會在角落看到藥劑桶。

  成都市二醫院著名皮膚科醫生路永紅對此也很無奈,她明確表示:“看見過泳池經營者往水裡倒大量的氯,不敢再帶女兒去。氯能致過敏,對呼吸道粘膜、口腔粘膜有刺激,易產生刺痛感,超高濃度的氯會影響健康。”

  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跳水池“變綠”,主辦方為讓水變回藍色,就大增氯用量,結果很多選手抱怨眼睛刺痛。

(責編:劉卿、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