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關罷演頻現 密室逃脫存監管盲區

密室逃脫熱度居高不下,但行業尚未形成統一的標准,真人NPC類型的密室暴露出不少問題。
“跳關”成常態
日前,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范女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己近期所體驗的密室逃脫出現了“跳關”、“罷演”等現象。
范女士表示,近期在體驗游娛聯盟沉浸式實景娛樂體驗園中一個名為“黑手黨”的密室時,出現了“跳關”現象。“開始我並不知道某些關卡被跳過,是后來與另一波玩家討論時才得知,我們所玩的劇情有些不太一樣。”根據范女士描述,游娛聯盟內的工作人員並未提前告知關卡會被跳過。此外,工作人員也沒有提到“黑手黨”主題會有不一樣的“分支任務”,且自己在游戲過程中也沒有超時,所以不理解為何會被“跳關”。
范女士與其他玩家體驗密室所產生的費用相同,在同樣的費用與游戲時間下,體驗到不完整的游戲內容,令范女士感到不滿。據了解,“黑手黨”密室游戲的價格為398元/人,體驗人數為6-9人。
對此,北京商報記者聯系到游娛聯盟售后人員,但該人員表示,需要知曉玩家詳細體驗情況,如日期、體驗時間等,才可查出問題所在。該人員表示,目前沒有接到“跳關”、“罷演”的投訴,但隨后提出“可見面詳談”。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密室玩家兼運營商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密室逃脫中,“跳關”是比較常見的現象,“跳關”的原因不盡相同,通常是由於玩家的解密時間過長,或者機關重制失敗所致。但極少數情況下,也可能是由於工作人員著急下班,或其他原因導致“跳關”。
NPC“罷演”
北京商報記者到游娛聯盟進行了多次調查,隨后發現,在每個密室游戲開始前,工作人員都會講述主題背景和游戲注意事項,並要求玩家簽署“免責協議書”,雖然工作人員強調簽署協議書時必須使用中文且字跡清晰,但不少組隊玩家都是朋友代簽。若真的發生意外,責任也難以清晰劃分。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商報記者在一款名為“埃博拉Ⅲ型”的游戲體驗中,遭遇了被不少玩家吐槽的NPC“罷演”事件。事后,記者從當事人處了解到,出現“罷演”的原因是,某位拼團玩家想奪取NPC身上的門禁卡,以解鎖某個關卡。
但實際上,在游戲開始前,工作人員只是告知所有參與玩家禁止言語辱罵或毆打NPC,並未提到禁止觸碰以及NPC身上沒有任何線索,導致游戲玩家誤以為NPC身上擁有游戲線索。遭遇NPC“罷演”后,現場玩家情緒受到一定影響。
除了游戲開始前的“免責協議書”和事前告知外,不少密室逃脫並未提及安全隱患問題。而北京的密室逃脫,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相對密閉空間的地下室。這些密室中,帶有“安全出口”標記的密室屈指可數。
對於這樣的消防安全隱患,曾在北京經營一家真人密室逃脫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在不考慮成本的情況下,經營者要按照規定用應急備用電源改造地標、牆標等,還要在相應位置擺放滅火裝置。但出於成本、監管力度和游戲體驗,不少經營者都選擇放棄改造。
事故頻出
實際上,北京各大小主題的密室逃脫都比較火爆。在美團、大眾點評中可以發現,工作日時間段的場次也基本售罄。如此火爆的游戲背后,安全問題至關重要。然而,美團上游不少消費者都表示在游戲過程中遇到了安全問題,商家的解決方案通常是草草了事。
一位玩家在體驗游娛聯盟后留言稱:“爬行通道沒有燈,后有‘僵尸’追趕,導致隊友直接從一米多高的台階上臉朝下摔到地上,滿嘴是血,無法站立,后被送入醫院。”另一位匿名用戶在體驗尖叫空間后也表示:“入密室前沒有簽署任何協議,玩家站在高處在全黑的情況下沒有提醒,被尖銳物品劃傷,導致手筋破裂,第二天清晨進行了手術。”
對此,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現階段密室逃脫形態的娛樂場所屬於監管較為空白的地帶。由於發展規模較小,行業還未形成統一的標准。這就使安全問題頻出,游戲“跳關”、“罷演”現象出現。
在天津世川律師事務所律師蘇昊看來,“跳關”、“罷演”等現象存在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可能,但前提是密室方要與玩家簽署合約,進行具體明確的約定。以目前情況看,少有與玩家簽署合約的。所以為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玩家可以在游戲進行前,行使知情權,問清游戲內涉及房間的具體數量,NPC演員的禁止范圍等內容。在安全問題上,這類新興的經營項目,在登記注冊過程中,並未設置許可事項,屬於一般經營范圍,很容易成為難被監管的“安全死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