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國慶文旅市場亮點紛呈:折射文化消費新趨勢

魯元珍
2019年10月13日10:0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國慶文旅市場亮點紛呈:折射文化消費新趨勢

  【文創視域】

  國慶七天長假剛剛結束,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歡歌笑語仍在大地上回響。假日期間,人們闔家出游、觀賞煙花、看電影、參觀博物館、觀看演出……在多種多樣的文化休閑活動中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收獲了不一樣的國慶假期。

  國慶期間,全國文化消費市場迎來旺季,各類主題游和展覽精彩紛呈,百姓樂享文化假期。

  1、假期旅游更重品質紅色旅游引領市場

  今年國慶期間,由共青團上海市委聯合小紅書發起的“帶著國旗去旅行”主題活動,在小紅書社區引發了近2萬人次的積極參與,截至10月8日,與國旗合影和為祖國送上祝福的筆記曝光量超過4億,總點贊量超過200萬。“我們來北京感受盛大的70周年國慶慶典活動,參觀了天安門、故宮等景點,還特意來到北京展覽館觀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與國慶閱兵期間的多部花車合影留念。”來自河北的高女士說。

  金秋時節的國慶“黃金周”,每年都是最受歡迎的旅游旺季。今年,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歡樂氛圍中,全國旅游市場又迎來了7.82億人次出游,在濃濃的愛國情中,紅色旅游無疑成為假期最熱的“關鍵詞”。

  除了北京外,上海、南昌、延安等有革命歷史文化的城市也受到游客青睞,各地烈士陵園、紀念館、紅色革命舊址都迎來了大批游客。飛豬平台的數據顯示,自8月起紅色旅游相關搜索同比增長近200%﹔從年齡層數據來看,年輕人參與紅色旅游的熱情持續高漲,其中“00后”紅色旅游的酒店預訂量大幅上漲。驢媽媽旅游網發布的報告顯示,井岡山、茅山、一大會址、西柏坡、古田會址、劉公島、白洋澱、沙家浜、朱德故裡、遵義會議紀念館成為國慶期間紅色旅游熱門景區前十名。

  除了紅色旅游,國慶前后也是賞秋的最佳時節,我國西部、北部等中高緯度部分地區層林盡染,不少游客假期赴這些目的地追尋秋高氣爽的美景。稻城亞丁、喀納斯、額濟納旗、香格裡拉、敦煌、青海湖、呼倫貝爾等地既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又有燦爛多樣的文化民俗,成為很多游客體驗風景和人文的選擇。

  國慶假期選擇出境旅游的游客也明顯增多,與往年景區打卡、爆滿一路不同的是,高品質“體驗式”出境消費為目的地帶來了“中國式”活力。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全國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達到198萬人次,7天合計出境游突破700萬人次。除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傳統目的地依舊火爆外,捷克、奧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波蘭、克羅地亞、馬耳他、柬埔寨等小眾目的地旅游產品在線預訂量同比增幅超兩位數。

  2、休閑活動精彩紛呈 假期更有“文化味兒”

  在山西大同,國慶期間雲路街每晚的市井民俗文化展示表演吸引了無數市民,數來寶、老電影、穿著清朝服裝的秀才和店鋪掌櫃再現了古城文化﹔在山東濟南,為期七天的“月下市集”活動匯集了20多家文化企業的文創產品、樂器、工藝美術品、圖書等多種文化產品﹔河南神垕古鎮按照北宋文化舉行的鈞瓷開窯儀式讓千年文化古鎮散發獨特魅力……

  隨著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假期休閑活動從過去注重吃喝、購物到今天越來越重視文化體驗,游人如織的文化街區、歷史古鎮,“打卡”博物館的新時尚,觀眾爆滿的劇場演出,讓假期變得也越來越有“文化味兒”。

  國慶期間,不少地方的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都為市民們准備了一系列“文化大餐”。在北京,國家博物館從10月3日起開放,20個展覽同時迎客到來,故宮博物院10月2日一開放就迎來了8萬人的限流線﹔在上海,國慶七天有112家博物館對公眾開放,舉辦臨時展覽46場,參觀總人次達70萬人,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博物館、上海科技館等深受歡迎﹔貴州、四川、湖南、吉林、海南等地的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延長開館時間,切實讓廣大群眾獲得更多的文化服務。

  北京還開展了群眾文藝演出、主題展覽、書畫交流、圖書推薦等各類文化活動977項,滿足外來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多層次文化需求﹔北京園博園的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在22處空間上演全國65家專業院團、社團帶來的370余場戲曲及周邊藝術表演。

  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激發愛國情感的重要源泉。不少景區推動文旅融合,通過一系列傳統文化活動抒發愛國情。沂蒙山開展了“醉美蒙山”慶國慶燈謎會﹔河南夫子山舉辦了隆重的祭孔大典活動﹔此外,還有景區開展誦讀《朱子家訓》、紅色經典,組織孩子們體驗國學經典文化“蒙童開筆禮”等。調查表明,66.4%的游客假日期間參觀了人文旅游景點,59.45%的游客參觀了歷史文化街區,86.36%的游客參與了兩項以上文化活動,度過了一個具有濃濃文化氣息的節日。

  3、主旋律叫好又叫座 電影類型更多樣化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電影中一首廣為傳唱的歌曲,燃起了觀眾的愛國熱情,也為今年國慶檔電影市場帶來了喜訊。數據統計,今年國慶檔電影票房為50.5億元,創同檔期歷史新高,比此前的同檔期紀錄高出23.41億元,增長了86.42%,觀影人次為1.35億,亦創同檔期歷史新高,被稱為“史上最強國慶檔”。

  《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獻禮片”的票房、熱度、口碑都居高不下,分別以22.07億元、19.19億元、7.789億元的票房刷新多項紀錄。除這三部電影外,動畫電影《雪人奇緣》扮演了“補強”角色,收獲了8526萬元票房。這些電影在票房豐收的同時,在豆瓣等網站上也獲得了較高的評分,網友紛紛留言點贊。

  暑期檔之后,紅色國慶檔為電影市場注入了“強心針”,實現了比去年提前一天突破了500億元年累計票房的目標。

  主旋律大片叫好又叫座的成績背后,展現了故事創作與技術生產等多方面“硬功夫”。專家分析,在影片內容和風格方面,這些影片摒棄了塑造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和說教的傳統形式,從普通人的經歷感受切入,引起了廣大觀眾的共鳴。近幾年,《戰狼2》《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等電影,將動作片、戰爭片元素與主流價值觀完美融合,讓觀眾在受到愛國主義熏陶的同時獲得更好的觀影體驗。

  從歷年同檔期電影市場表現來看,多個影片獲得票房和口碑雙豐收,其中包括2018年的《李茶的姑媽》《無雙》、2017年的《羞羞的鐵拳》《影》、2016年的《湄公河行動》等。而每一個觀影高潮背后,都體現著觀眾審美和市場需求的變遷。

  近兩年,觀眾更看重故事內容和品質,對喜劇片審美要求越來越高,明星流量的“粉絲電影”市場反應平淡。面對觀眾不斷提高的觀影需求,《電影產業促進法》等法律法規相繼出台,電影行業逐漸完善產業鏈,工業基礎不斷夯實,技術水准不斷提升,國產電影質量和口碑迅速上升。從科幻片代表《流浪地球》、動畫電影代表《哪吒之魔童降世》到今年國慶獻禮片的“爆發”,更多類型的國產電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電影產業的迅速成長。

  4、夜間經濟精彩紛呈 新消費業態釋放活力

  今年,北京、上海、濟南、寧波等各城市紛紛出台促進夜間經濟發展的意見,豐富的夜間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進一步釋放了城市居民和游客的消費需求,催生了多種多樣的文化消費新業態。震撼的國慶煙花、“博物館奇妙夜”、夢幻燈光秀、山水實景表演、風情街區……國慶期間大放異彩的夜間生活,讓假期的夜晚更加明亮。

  為促進國慶假期的文化消費,多地依托自身文化特色頻出新招,促進夜間消費潛力的進一步釋放。濟南推出“夜經濟消費地圖”,標注了大型購物商場、文化娛樂場地等99個夜間消費打卡地﹔江西省博物館首次開啟了“夜游模式”,游客可以享受定時免費講解服務,也可以與孩子一同參加社教活動﹔四川成都不僅錦裡等傳統文化街燈火通明,以原創畫廊為核心的藝術街區大川巷也游人如織,成為獨具特色的藝術夜市。

  華燈初上的夜色魅力,讓城市夜景進入了年輕人的“打卡清單”,不少城市建筑和景區還推出了精彩的夜間燈光秀,年輕的“夜游達人”們紛紛拍照、拍攝短視頻,在互聯網上收獲點贊。

  從消費人群分布來看,年輕人是帶動夜間消費的主流群體。銀聯商務數據顯示,在夜間主要消費人群中,“80后”佔比最高,消費人次和消費金額佔比均超過了35%。

  景區夜游產品的推出讓夜晚更加明亮。游客可以通過乘船夜游和夜游動植物園等形式感受與白天不一樣的風景。驢媽媽發布的報告顯示,國慶七天的夜游相關產品預訂量同比上漲35%,廣州珠江夜游、上海黃浦江夜游、江南古運河夜游等水上游覽項目,以及夜游西雙版納植物園、夜游鶴鳴古鎮、江陰貢多拉夜游等新產品廣受歡迎。

  北京市商務局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假日期間,商務部門重點監測的108家商業服務業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67.5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夜間消費引領時尚,據第三方大數據平台顯示,北京市景區夜間游玩門票在線訂單量增速排名一線城市首位,文化服務消費成為京城國慶假日消費熱點。

  劇場演出、旅游演藝成為夜間文化休閑活動的重要選擇。不少文藝演出、劇場演出都推出夜間演出項目,宋城千古情、華清宮長恨歌、印象普陀實景表演、北京德雲社、延安保衛戰、魅力湘西、婺源夢裡老家成為國慶期間最熱門的旅游演藝產品。

  (本報記者 魯元珍)

(責編:孫博洋、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