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依能飲用水的"礦泉"疑雲:打擦邊球 低價策略搶佔市場

李振興
2019年10月23日08:12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隨著飲用水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不少企業開始想方設法進入這一領域。10月22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京部分超市出現了一款名為“依能礦泉”的產品。隻不過,該產品雖名為“礦泉”,但並非礦泉水,且售價也低於大部分飲用水的價格。業內人士認為,依能使用“依能礦泉”的商標售賣非礦泉水,有打擦邊球之嫌,並通過低價的策略搶佔市場,雖然短時間內能夠獲利,但就長遠而言,該企業要想取得消費者認可,佔得一定的市場份額,低價策略恐難奏效。

  擦邊“礦泉”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京物美等超市,依能推出了依能礦泉包裝飲用水。同時在京東平台,該產品也被打上了“新品”的標簽。據了解,依能礦泉是山西優珍食品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優珍”)旗下推出的產品,目前市面有618ml裝和999ml裝兩個規格在售。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依能是希望通過該產品進入瓶裝飲用水領域,拓展更多的收入來源。數據顯示,雖然在2018年出現了近20年來的首次下降,我國包裝飲用水行業市場規模仍為1397.82億元。相關機構預測,2025年我國包裝飲用水的市場規模將達2103.3億元。

  事實上,雖然含有“礦泉”二字,但依能礦泉並非礦泉水。北京商報記者致電依能礦泉的售后工作人員,該人員表示,依能礦泉只是一般的飲用水,並非礦泉水,水源地在南太行山。而在京東平台上,該產品介紹中的標注是飲用天然水。但在北京商報記者隨機採訪的多位消費者中,絕大部分消費者都誤認為依能礦泉是礦泉水。線上購買該產品的消費者也存在同樣的誤解,一位購買過依能礦泉的消費者在評論中留言稱,“很好喝的天然礦泉水”,並配上了圖片。

  一位不願具名的法律界人士表示,依能礦泉如此操作是一種打擦邊球的做法,涉嫌虛假宣傳,並誤導消費者。“首先,在瓶標中未標注飲用水種類,這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其次,商標中的‘礦泉’字樣,有誤導消費之嫌。”

  天眼查數據顯示,依能礦泉是山西優珍申請注冊的商標,該商標於2017年3月20日申請,2018年3月7日注冊成功。

  北京商報記者查閱《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包裝飲用水》規定發現,包裝飲用水的名稱應當真實、科學,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種或若干種成分來命名包裝飲用水。包裝飲用水的標簽標識應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預包裝食品包裝通則》的規定,應清晰、醒目、持久,使消費者購買時易於辨認和識讀。包裝應真實、准確,不得以虛假、夸大、使用消費者誤解或欺騙性的文字、圖形等方式介紹食品,也不得用字號大小或色差誤導消費者。

  此外,《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包裝飲用水生產衛生規范》即國標GB19304-2018進一步明確規定,包裝飲用水劃分了天然礦泉水、飲用純淨水和其他飲用水。包裝飲用水是所有包裝水的統稱,並不是水種。

  朱丹蓬認為,依能礦泉沒有明確表明水種的行為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此外,消費者對礦泉水認知度越來越高,依能或許是想通過打擦邊球的方式吸引消費者,擴大市場滲透率,謀取利益。

  廉價招牌

  除憑借“礦泉”兩個字來打擦邊球之外,依能礦泉還以打出了一貫的低價策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在物美超市,依能礦泉999ml裝的促銷售價僅為2元/瓶﹔在天貓平台,12瓶裝產品售價36元/箱,平均每瓶價格也僅為3元。

  對比可以發現,依能礦泉單瓶價格明顯低於其他品牌。在天貓平台上,15瓶×1升裝的百歲山礦泉水的原價是68元/箱,現價為56元/箱,單瓶價格為4元﹔5100礦泉水1.5L×12瓶的促銷價為148元/箱,單瓶價格超過12元/瓶﹔統一旗下愛夸的售價也超過4元/瓶。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通過對比還發現,依能旗下的蘇打水飲料價格也相對較低。其中,依能加鋅蘇打水無糖無汽弱鹼性飲用水350ml×15瓶裝規格,價格為25.9元,單瓶價格不到2元﹔屈臣氏相同規格的產品的單價接近5元/罐﹔可口可樂旗下怡泉的價格近5元/瓶﹔進口的含氣巴黎水500ml裝價格為15元/瓶。

  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認為,依能旗下蘇打水並非天然蘇打水,所以價格較低,並且該品牌知名度不高,需要用低價拓展自身的知名度。

  事實上,依能產品的銷量還算可觀。依能天貓旗艦店上線三年,依能無糖蘇打水350ml×24瓶裝整箱售價39.9元,目前銷量達5.4萬箱﹔依能青檸蘇打水檸檬味(350ml×15)整箱售價25.9元,銷量達4.9萬箱﹔北冰洋天貓旗艦店已經開業三年,但蘇打汽水(330ml×24)的總銷量僅為249箱。

  朱丹蓬表示,與市面上的知名品牌相比,依能從品牌和產品層面並不具有優勢,低價是目前依能可以依靠的主要優勢之一。不過,朱丹蓬也強調,“若想在包裝飲用水領域有所建樹,獲得優質水源至關重要﹔在蘇打水領域,提高企業的形象,吸引中產人群最重要。就目前的市場環境看,依能通過低價和打擦邊球的方式,恐難持續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責編:李棟、孫博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