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營養師培訓亂象調查 機構無資質 交錢就拿証

王遠征
2019年11月19日08:24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近日,央視焦點訪談節目曝光了美國認証協會(簡稱“ACI”)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的認証亂象,同時也提到國際注冊營養師的認証問題。該機構稱獲得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認証,實際上卻未在人社部注冊,其頒發的証書也未獲得人社部認可。多位營養界的權威人士表示,央視曝光的ACI只是冰山一角,國內類似的不正規國際培訓機構還有很多,“國際注冊營養師”是其中最火爆的一類。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各種營養師速成培訓機構以“國際”為噱頭吸引大眾報名參加培訓認証,大眾缺乏對正規培訓機構的了解,往往容易上當受騙。更為嚴重的是,這些機構培訓出來的偽營養師,傳播的很多營養觀點存在謬誤,不僅影響了整個營養師行業形象,對公眾健康也有很大危害。

營養界權威人士介紹,國際營養師協會聯盟(ICDA)在中國的對接機構是中國營養學會,兩個機構一直保持著長期合作和學術交流,隨著我國注冊營養師體系的完善和成熟,也即將加入ICDA。

業內聲音

營養培訓亂象多 應建立培訓監管體系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竇攀表示,山寨認証機構橫行,使得營養圈魚龍混雜。近年來,社會上涌現出了大量的偽營養師,這些人不管是什麼教育背景,隻要經過培訓機構短時間培訓,就可以拿到一張營養師資格証,進入了藥品、保健品或者特殊功能食品行業后,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這些人的教育水平、知識背景良莠不齊,傳播的很多營養觀點都存在謬誤,出現了很多謠言,影響了整個營養師行業形象。”竇攀說。

為何山寨認証機構滿天飛?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於康分析認為,國內大眾對營養師的需求非常旺盛,加上國內相關部門沒有建立針對培訓機構的相應監管機制,監管系統尚不完善,在缺乏有效監管的情況下,這些所謂的培訓機構受利益驅動乘虛而入。國內正規培訓機構的傳播聲音力度相對較弱,遠遠不能夠制止違規行為。同時,老百姓並不充分了解正規培訓機構,往往容易上當受騙,不合規的培訓機構因此大行其道。

“媒體曝光對於糾正這種違規培訓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僅靠媒體遠遠不夠,隻要不解決監管問題,不出台相關法律法規從根本上治理,媒體曝光隻能是杯水車薪。”於康建議,建立真正的培訓監管體系,通過監管讓市場上具有欺騙性、以賺錢為目的、短平快的所謂營養師培訓盡快消失,對違規培訓堅決查處,絕不手軟,才能淨化市場。

“作為多年在一線打拼的臨床營養工作者,我迫切地希望國家能夠培養大量符合國際要求和規范、具有真正含金量的營養師。”於康如是說。

記者調查

公共營養師取消 “國際營養師”接班

2016年底,國務院下發《關於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認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取消共計114項職業資格許可,其中包括公共營養師資格認証。

於是,一些原來做公共營養師培訓的機構,轉行做起了“國際注冊營養師”生意。

據央視報道,考試不需要學歷門檻或者專業背景,參加培訓就行,美國認証協會(ACI)培訓機構工作人員承諾通過率在95%左右,基本上付費就可以有証。然而有考生考試后發現,考試很水,含金量不高。ACI稱,考試通過后就可以獲得國際認可的資格証。事實上,考生拿到所謂的國際認証在美國卻不被認可,宣稱經過人社部認証的ACI也未獲得人社部背書。

“市面上混雜的培訓,玷污了注冊營養師的稱號,也使大眾對營養師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很多人甚至對營養師產生了懷疑。”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於康說。

營養界業內人士指出,除ACI外,這幾年還有ISF(國際自我保健基金會)、IPA(國際認証協會)、DCHM(整體自然療法醫學院)、INCA(國際營養師協會)都在做與國際注冊營養師或臨床營養師相關的培訓認証。這些民辦機構或打著某某部委某某學會/協會頒証的培訓機構認証營養師,都無國家認可,更不用提所謂的國際認可。

央視報道播出后,新京報記者以“國際注冊營養師報名”進行搜索,隻發現ACI和ISF的國際注冊營養師報名通道。

ISF民政部備案?不能做此類聲稱

ISF官網介紹,基金會總部設在英國倫敦,在中國大陸的運作平台只是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下的專項基金——國際自我保健基金,是政府批准的公開籌款的公益慈善團體。ISF授權開展國際注冊營養師項目的培訓機構稱,ISF在民政部備案。但是,新京報記者在民政部官網未查詢到“國際自我保護基金會”或“國際自我保護基金”,隻能查到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其官網的“專項基金-社會引導欄”中,確實可以看到國際自我保健基金,點開后裡面卻並無任何介紹及項目動態。

依據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官網披露的內容,在基金會設立專項基金有三種形式:由社會企業、愛心人士捐贈並命名的愛心基金﹔由各級僑聯組織發起成立的僑聯公益基金﹔由一個或多個部門牽頭發起成立的某專業領域的公益基金。捐贈單位或捐贈人捐贈200萬元以上可設立專項基金。

一名在基金會任職的慈善專業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一般情況下,隻要繳納足夠的原始基金,每年繳納管理費,基金會都會批准基金成立。“幾年前,民政部取消了基金會下設分支機構備案,曾備案的分支機構在証書到期后全部無法換發新証,目前基金都無法在民政部申請備案,不能做此類聲稱。”

新京報記者在慈善行業第三方數據平台易善數據上輸入“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查詢其收支事件可以看到,2013年至2018年,旗下專項基金國際自我保健基金共獲得過223萬元捐款,曾有過四次捐款支出,用於“7·24國際自我保健日”相關活動及自我保健白皮書編撰、宣傳等。2017年年末至2018年年末未再有捐款收入,2018年整年更是沒有捐款收入與支出。

營養知識零基礎 短期培訓能拿証

ISF官網顯示,ISF國際注冊營養師証書由國際自我保健基金會健康教育中心頒發,考試合格后可拿到証書,証書可在ISF官網查詢,其授權開展健康教育項目的培訓機構有學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路博天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現名為“光計劃”)。ISF開展的健康教育考試包括國際注冊營養師、國際注冊高級營養師和國際注冊心理咨詢師,北京等27個城市可以報考。

新京報記者以想報考國際注冊營養師為由進行咨詢,光計劃的報名老師稱,國家簡政放權后,含金量比較高的就是ISF國際注冊營養師,其前身是最早的公共營養師。考前培訓的學習內容是根據六大營養基礎和九大消化系統制定,貼近生活,可以通過平常飲食搭配提前預防(疾病),從亞健康調理成健康狀態。ISF得到美國、加拿大、中國等32個國家認可,在民政部備案。拿到証書后可以從事院校類營養師、醫院類營養師、教育類營養師、美容類營養師、孕幼類營養師等多達10余個方向的工作。

盡管新京報記者明確表示自己營養知識零基礎,但報名老師表示,通過資質審核就可以報考,資質審核主要審核是否在全國統一組織的大考時有作弊嫌疑,或者信用卡逾期特別嚴重等,營養零基礎沒有關系。ISF官網上也顯示,ISF國際注冊營養師適合零基礎或有初級基礎人士,隻要滿足“大專以上學歷、大專以上相關專業在校生、連續從事營養健康相關行業5年以上”這三個條件其中之一即可。與ACI一樣,ISF注冊營養師考試也是一年四次,分別在3月、6月、9月和12月,第一次考試不合格,還可以有三次補考機會。考試合格后,在ISF官網即可查詢到自己的証書。

國際注冊營養師 人社部並未認可

光計劃的報名老師一再強調,如果錯過了這次報名,2020年報考條件將會更高,還會加試英語(難度預計是大學英語4級水平),催促新京報記者盡快報名的同時,還發來“高效取証班”的信息,可以幫助學員在3個月快速取証,官網價格5280元,如果現在報名隻需3280元(包含980元考試費),“這個班型是通過率口碑班型,隻限50個名額。”

在新京報記者對ISF國際注冊營養師是否被國際認可提出疑問時,報名老師並未直接回答該問題,而是一再強調,ISF被32個國家認可:如果不被認可,其倡議設立的“7·24國際自我保健日”不會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可﹔如果不被認可,不會有這麼多人報考。

其實,人社部早已發文明確規定,境外機構及其駐華辦事機構擬在中國境內開展國外職業資格認証或職業技能考試和發証活動的,需向有關部門提供外方機構合法性証明材料。新京報記者在人社部國外職業資質証書查詢平台上看到,目前隻有商貿零售管理服務人員証書、企業行政管理証書、旅游管理証書等17種,並未包含國際注冊營養師証書。

在新浪微博上,加V博主“美國臨床營養師劉戀”11月8日發博文稱,“除央視曝光的ACI外,還有另一個ISF也是打著國際招牌。”劉戀在2018年11月26日還曾發文扒過DCHM(整體自然療法醫學院)的所謂歐洲臨床營養師培訓,其背后運作公司康之萊聲稱,15天就能培訓出歐洲高級臨床營養師,且存在營養師與保健品平台挂鉤等問題。11月15日,新京報記者撥打康之萊官網公布的一個手機號碼,但顯示已停機。

行業現狀

我國營養師培訓參考ICDA標准制定

“不是隨意接受一個培訓,就可以成為國際注冊營養師。”美國注冊營養師向婷(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在美國,必須有營養及相關專業本科學歷和學位,才有資格參加注冊營養師考試。2020年開始,這個標准將提升到碩士以上,“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的標准基本都差不多,而ACI、ISF開展以‘國際注冊營養師’為名頭的認証顯然有問題。”

向婷指出,由各國營養行業組織共同組成的國際營養師協會聯盟(ICDA)根據各成員國的標准,對國際注冊營養師制定了一個最低標准:必須有營養及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且完成不少於500小時的實踐經歷。如果一個國家正在進行的營養師培訓體系能符合這個最低標准,就可以申請加入ICDA。

正因為過去營養師的認証和培訓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摸索一個規范的營養師認証體系。竇攀指出,目前,注冊營養師認証正處在由國家職業認証向由行業協會和民間組織等機構擬定相關標准並進行認証的轉型過程中。2017年,根據《行業組織有序承接專業技術人員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具體認定工作實施辦法(試行)》,中國營養學會作為國內營養界的權威團體,參照國際標准進行了注冊營養師制度試點。

新京報記者從營養業內資深人士處獲悉,中國營養學會按照ICDA標准構建了中國的注冊營養師培訓體系,且已經向ICDA提出了申請,同時還在申請加入亞洲營養師協會。

在中國營養學會注冊營養師報名網站,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注冊營養師報名考試每年隻有一次,報名通道上有自測題,自測問題包括,是否具有營養及相關專業本科學歷和學位、是否從事營養及相關工作滿5年等問題,當記者對以上兩個問題均選擇了“否”之后,自測提示,記者未能通過自測,這意味著沒有資格報考注冊營養師。

多層級多方向培訓滿足人才多種需求

竇攀指出,我國營養行業內部公認的營養師認証,隻有中國營養學會建立的注冊營養師認証,英文簡稱RD。這個認証是一個水平考試,包括教育背景考察、曾經上過的必修課和選修課認定、從業經歷、考試成績認定等。

有人認為,中國營養學會的注冊營養師報考門檻高,考試難,通過率低。對此,於康表示,這正符合國際注冊營養師培訓的基本要求和規范,因為注冊營養師要經過艱苦的學習、培訓和繼續教育,具有一定比例的淘汰率,隻有這樣培訓出來的營養師才具有含金量。此外,國內還有醫科大學招收營養專業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等。這種專業人員的培養途徑目前還需要擴大影響和知曉率,讓更多人了解如何通過正規途徑獲得營養師培訓。

很多非營養/食品專業人士或是不滿足注冊營養師報名要求的人,同樣有提高專業水平的培訓需求。與此相補充的是,現在國內正在建立的營養指導員培訓體制,它是針對上述人群的營養技術人員進行的培訓,解決臨床營養一線實際問題,為大眾提供更廣泛的營養服務。營養指導員是近期中國營養學會重點打造的專業培訓項目。今年7月,國務院部署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的目標之一就是:到2030年,要實現每萬人配備1名營養指導員。

於康表示,國內注冊營養師的培訓和營養指導員的培訓相輔相成,互有聯系又有區別。營養指導員更基層,能解決大眾營養問題。而注冊營養師則相對來說更加高端,更加復雜,具有國際化要求,兩者結合使得國內營養師整體培訓更具有立體感和完整性。

新京報記者在中國營養學會教育培訓中心官方培訓網站看到,除營養指導員培訓外,還有體重管理教練以及膳食營養管理師等面向不同專業群體的培訓方向,都是時下市場上亟須的營養人才。

(責編:劉卿、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