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單體酒店“江湖”波瀾洶涌 現狀:四大痛點三大問題

陳薇薇
2019年12月03日08:33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今年以來,定位中低端、下沉市場的國內單體酒店“江湖”波瀾洶涌,這個長期以來被忽略的蛋糕引來了包括OYO、華住、同程藝龍、攜程等玩家的加入,以連鎖化、品牌化的模式迅速擴張,尤其是在互聯網思維下,“輕加盟”的模式讓單體酒店與品牌的簽約速度不斷加快,“幾乎每半小時就有一家新增簽約酒店”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這一市場的驚人整合速度。單體酒店市場激戰正酣,或許還將有新的玩家加入,究竟快速拓展的模式能走多遠,誰能笑到最后呢?

現狀:四大痛點三大問題

“脫單”連鎖化是趨勢

單體酒店,即有獨立業主、獨立經營的個體酒店,通常是80間以下的體量。在中國,單體酒店多出現在三四五六線城市和縣城中,在一些大城市的非中心區也有單體酒店。

近年來,龐大的單體酒店市場進入轉型升級的蓬勃發展階段,成千上萬單體酒店迅速“脫單”,走上連鎖化發展的道路。在這背后,是長期以來單體酒店存在不少痛點,單靠個體的力量,根本無法解決。長期以來,這些單體酒店普遍面臨四大痛點——裝修物業老化、經營成本高、消費者年輕化帶來消費習慣改變,以及面臨競爭越來越大。

消費者:不增加成本 體驗標准化服務

對消費者來說,住宿需求升級,單體酒店的客戶群也有了升級需求,他們希望在不增加住宿成本的前提下,體驗到標准化的服務。入住單體酒店,消費者通常面臨三大問題——設施老舊、服務非標准化、入住體驗差,這些都困擾著單體酒店業主,缺乏統一的品牌標准,專業系統的酒店經營知識和管理體系等,是導致酒店經營困難、無法快速轉型的根本原因。急需“脫單”,背靠品牌連鎖化發展,成了單體酒店新的出路。 游客張小姐近期去張掖旅游,就入住了一家你好酒店,她表示之前去西部旅游時最擔心就是旅館的衛生問題,很多都是個體經營的小旅館,標准不一,而此次入住讓她有了新的感受,感覺有點像住經濟連鎖型酒店,有統一的標准,一百多元的價格也可以接受。

業主:急需外力幫助升級

在深圳寶安區經營一家OYO酒店的負責人李富強告訴全媒體記者,之前在經營單體酒店時遇到不少困難:“單體酒店普通遇到的問題——房量不多,沒有資源,設施老化,從業主的角度來說,如果追加投資,心裡沒底,不知道能否收回成本,酒店急需外力來幫助自身進行升級。”他表示,加入OYO,獲得保底收益這種玩法在酒店業是前所未有的,因為有這樣的保障,可以將模式繼續復制,讓他這樣的業主可以物色更多合適的單體酒店物業,再加入平台管理運營,不需要像此前個體經營時那麼困難。

資本方:入局賦能單體酒店

看中市場規模與潛力 顛覆傳統“店長模式”

在資本的助推下,國內單體酒店的整合在2019年達到高潮。2017年OYO在深圳開出第一家酒店,憑互聯網思維快速擴張,成為中國最大的單品牌連鎖酒店,19000間酒店,覆蓋全國2000多個市縣。OYO酒店合伙人兼首席運營官施振康表示,能夠快速拓展,是技術的賦能,其在經營管理上採用全渠道、大數據控制,顛覆傳統酒店行業的“店長模式”,以中心運營系統和模塊化分工實現一人管理五到十家店,才能“跑出速度”。

華住旗下的投資H連鎖酒店年初入局,10月推出中文“你好酒店”,以“一對一顧問式服務”給予單體酒店定制化解決方案,並宣布在2022年底讓中國超出20000家單體酒店挂上其招牌。

為中小單體酒店提供體系支持

同程藝龍旗下的輕加盟品牌——OYU(我寓)以賦能單體酒店、輕加盟穩健發展為目標,為中小單體酒店免費提供六大體系支持,計劃在2019年底前完成2500家酒店簽約。由攜程戰略投資的旅悅集團近期宣布完成數億美元的A輪及A+輪兩輪融資,這說明資本對單體酒店整合的期待。此外,還有美團的“輕住”,去年三度獲得資本青睞的“千嶼”,瞄准的也是收編國內的單體酒店。

為何單體酒店市場受到資本青睞?龐大的市場規模和潛力是資本入局的主要原因。據《中國酒店產業報告》,2017年中國單體酒店數量已超過92萬家,市場規模接近萬億,當年中國單體酒店數量約佔全國住宿業80%,連鎖化比例不足10%。基於龐大的市場存量,更多背靠巨頭的玩家加入,各出奇招,隻為搶得市場先機。

問題:以資本搶市場 錢還能燒多久?

目前入局單體酒店市場的玩家有兩類,一類是背靠互聯網技術的企業,包括OTA,另一類是背靠傳統酒店的企業。這兩類玩家在資源上各有優勢,OYO酒店合伙人兼首席財務官李維和H連鎖酒店聯合創始人兼CPO鄧熔曾在一次論壇上就商業模式問題進行了激烈辯論,OYO在前期發展中更加看重擴張速度,相信可以通過技術來解決規模化問題,也就是用互聯網思維來解決單體酒店的問題,而H連鎖酒店堅持“新店長模式”,先個體精細化運營再進行復制,也就是基於傳統酒店業的做法,再加上互聯網的特色來拓展,而關於能不能賺錢、品質如何把控這些問題,也是雙方“互掐”的要點之一。

事實上,無論哪家企業,為了快速搶佔市場都採用了“免加盟費”或收取很低服務費的方式,降低門檻先打動中小單體酒店業主的心,同時依托數字化工具與智能化、標准化的管理,為單體酒店提供精准算法,以降本提效。帶著互聯網基因的玩家更重視“拼速度”,憑借強大的資本不斷燒熱市場。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單體酒店收編戰說白了就是“資本的游戲“,比如保底收益的新玩法就是以往酒店加盟模式不可能實現的。所謂保底收益,是將品牌收益與酒店業主的營收深度捆綁,兩者成為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品牌經營方承諾給業主保底收益,在此基礎上拓展營收再按比例分成,如果沒有資本助推,如此方式根本無法實現。

根據OYO酒店提供的數據,今年推出保底收益的2.0合作模式后,建立合作關系的單體酒店1個月后平均入住率達到80%,從數據上來看,著實為單體酒店行業打了一劑雞血。

出路:下沉市場需求擴大 延伸平台更關鍵

僅僅捆綁收益是不夠的,單體酒店未來的整合發展還需要探索更新、更動態、更靈活的模式,而絕非僅靠資本助力。若一旦喪失了資本的支持,“賠本賺吆喝”的方式大概率無以為繼,更重要的是找尋良性的自行造血系統,讓單體酒店業本身有更良性的發展。

比如,基於單體酒店平台,在整合的平台上進行服務延伸或許是一種新的方向,也就是說,不僅做的是訂房的生意,還把服務延伸到酒店所在的目的地的各個環節,延伸更多服務,獲取更多盈利的可能性。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當商業模式的創新能夠帶來市場的下沉和需求的擴大,旅游住宿業才可能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各大企業加入單體酒店的戰局,背靠的是大眾旅游時代酒店業帶來的新機遇,即便是被業界認為“野蠻擴張”的OYO,其規模相對於行業近百萬家酒店的體量,也隻佔不到2%。2019年,單體酒店市場的競爭與發展,更大的意義在於讓更多企業看到這個市場的機會,並探索更多商業模式,真正激活和服務更大規模的群體,讓國內住宿業煥發新的活力。

(責編:劉卿、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