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小兒推拿師考証市場混亂 無醫學背景至多4000元拿証

2019年12月17日08:07 | 來源:新快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先診斷后操作 小兒推拿辨証施治更安全

近日有新聞報道,西安一名四個月大的女嬰因咳嗽接受小兒推拿,然而推拿完不到半小時后鼻子冒粉泡,最后因“多器官衰竭”死亡。雖然該事件真相尚在調查中,是否與接受小兒推拿直接相關尚無定論,但小兒推拿這一新興行業的亂象已引發不少質疑。此外,小兒推拿該不該用?該怎麼用?專家對記者表示,除了應找醫療機構的小兒推拿科執証醫師操作外,小兒推拿也並非萬能,應有所選擇。

■新快報記者 梁瑜 通訊員 張秋霞 鎖卓琪

A

最快3天拿証!

小兒推拿師考証市場混亂

記者在網上搜索“小兒推拿師証書”,結果“精彩紛呈”,提供考取証書的部門也是五花八門。甚至沒有醫學背景的人,隻需繳納500-4000元不等的費用,便可獲得小兒推拿相關証書,還有提供代考、拿証一條龍服務的。有的考証平台標榜“12天學會小兒推拿手法”“VIP班最快3天就能拿証”。

“以前,無論背景、學歷,都能做小兒推拿,甚至有一周速成班。現在,雖然對小兒推拿治療師有了一定的資質要求,但有的地方未必執行到位。”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中心小兒推拿門診醫師張蕊告訴新快報記者。

根據相關規定,報考國家承認的按摩師資格証條件相當嚴格,須具有中醫學大專或中專學歷,按摩臨床實踐滿1年者;或具有西醫學大專或中專以上學歷,並經過推拿按摩專業培訓滿500學時,推拿按摩臨床實踐滿1年者;或在學術團體或個人開辦的中醫藥院校學習,學制三年以上,推拿按摩臨床實踐滿1年者。

B

操作機構、操作者

都應有醫療資質

西安四個月大女嬰小兒推拿后猝死,張蕊推測,一個可能是社區衛生機構診斷不明確、經驗不足,孩子可能已是重症了,但是用了相對保守的小兒推拿來治,造成疾病的快速進展;另一個可能是推拿的過程中用了相對刺激的方法,體位擺放不當或操作不規范,導致孩子吐奶窒息,或誘發出威脅生命的問題。

事件發生之后,也造成了一些家長的恐慌。為盡量規避風險,張蕊認為:

一、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操作小兒推拿。應先由醫生來診斷,排除急重症和威脅生命的疾病,因為不是什麼病都適合小兒推拿緩解的。小兒推拿也有些相對的禁忌症,比如說腫瘤、骨折、高熱驚厥等,推拿就不作為首選的治療方法了。

二、小兒推拿的操作者須有醫療業務基礎,有執業醫師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証。

C

正規操作應先診斷再對症推拿

正規醫院的小兒推拿科與街上的小兒推拿館有哪些區別?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中心小兒推拿門診醫師張蕊告訴新快報記者,除了操作人員有証和無証外,主要區別在於醫院的小兒推拿科醫生能給予孩子診斷和治療,這必須是醫生才有資質做的,但一般的小兒推拿館的操作者不具備醫生資質,因此無法給孩子推拿前進行診斷,推拿效果自然難以保障是否對症。

“例如小孩咳嗽,不少家長希望不吃藥能通過小兒推拿改善一下。”她指出,其實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多數是受涼、風寒引起的咳嗽,也有長期脾胃差、積食引起的咳嗽,還有心肺問題導致外在表現為咳嗽、反復嗆奶、有泡沫樣唾沫等,如果不懂診斷,都用一套方法來做小兒推拿,無法對症,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坊間的小兒推拿館的從業人員多數不懂辨証,所有的咳嗽可能都用同一種方法來推,例如所有咳嗽都當受涼風寒來推,結果就是推完可能多少有點效果,但病情反反復復,過兩天又加重。”家長的感覺就是孩子身體越來越弱,一場接一場地病,或是前面的病還沒好,又出了新的問題,但又找不到原因。

在張蕊看來,即使是摸肚子、摸手的小兒推拿,手法也有虛實補瀉之分,操作方向、速度等也有講究,除了穴位與大人不同,推拿按摩介質也會有變化。“常見的按摩介質是按摩油,但是如果孩子發燒,會用薄荷水作為介質,起到清熱祛風解表的效果。”

此外,醫院的小兒推拿科醫生一般會鼓勵家長參與到整個過程,避免疾病的再次發生,而不是藏著掖著。“我們會主動要求家長參與,還會教他們一些簡單的居家小兒推拿方式。一是小孩對醫生多少有點懼怕,家長操作小孩會更加自在和放心;二是媽媽也能學到一技之長,對孩子長期護理有幫助。”

總的來說,醫院小兒推拿科醫生做的一是根據症狀進行診斷、找原因;二是指導家長以后怎麼做來預防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

D

並非萬能,最適合三大年齡段四類疾病

兒科是啞巴學科,很難通過孩子的哭鬧,知道孩子是不是不舒服。張蕊建議,鼻山根青、眼白偏藍、肚子鼓脹、手腳心發熱容易出汗、大便不規律酸臭、吐奶且奶很酸臭或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奶瓣、口酸臭時,就可以到小兒推拿科就診,看是否適合小兒推拿。若症狀輕微且沒有並發症、復雜疾病,可以做小兒推拿,但症狀重、有基礎疾病的如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史、腫瘤史、高燒驚厥等,就不應首選小兒推拿。

張蕊介紹,小兒推拿適合4類疾病,一是脾胃病,包括腹瀉、便秘、不長個兒等;二是呼吸系統疾病,如咳嗽、感冒、發燒;三是糾正體態,包括駝背、脊柱側彎、斜頸等;四是保健,提高身體免疫力。小兒推拿更多是預防疾病的發生,不是咳嗽了、發燒了才去推拿,而是在平日就調理好體質,盡量減少這些疾病的發生。

小兒推拿有廣泛的受用年齡,一般0-14歲的青少年兒童都可以做,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張蕊稱,一般小兒推拿針對三個年齡段:

一、1歲以內。孩子年齡小,以母乳為主要食物,常出現的問題如便秘、腹瀉、流鼻涕等,主要以脾胃調理為主。同時也會對母乳媽媽進行調理,因為母乳的質量決定孩子的脾胃功能和消化吸收好壞。1歲內孩子的推拿,一般是摸肚子、摸手,很多經脈穴位位於手上。

二、三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剛上幼兒園,處於新環境內,容易發生各種傳染性的疾病,多數是呼吸系統的病,還包括流行性腹瀉、流感、發熱、咳嗽等。推拿時主要是通過手、腳、后背的按摩推拿,如捏脊、磨腹等。

三、八九歲。八九歲的孩子上小學四五年級左右,這個年齡段多數是偏重於體態、近視、發育遲緩的調整。他們常見的體態問題是脊柱側彎、駝背、斜頸,而適合的推拿手法偏向於成人手法,除了放鬆還有點穴、整骨等的矯形方法。

Tips

上午做小兒推拿效果更好

張蕊建議,小兒推拿最好按療程進行。一般包括治療和調理的過程,總共6-10次,不超過兩周,醫生每次操作15-20分鐘。頭三天症狀比較重時可以每天一次,接下來就隔天一次。即先通過3次左右解決影響比較大的睡眠呼吸症狀,再通過3-7次做預后調養。若是純保健的目的一周1-2次即可。醫生還會在治療后告訴家長喂養的方向及保健的方法,日后有需要的話才需要復診。

此外,家長還可以通過居家的推拿來給孩子保健,每天5-10分鐘,主要是對腹、背、手部,包括磨腹、捏脊,還有點按手部的一些穴位。

小兒體陽氣較盛,上午做小兒推拿效果更好。因為中醫認為,早上陽氣是活動最暢旺的時候,臟腑機能也最活躍。此時進行小兒推拿,效果更好。

(責編:李棟、孫博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