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專家:"報復性"消費或難言樂觀 文化產業將迎優化調整

2020年02月28日07:50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電 (記者 應妮)疫情之下,嚴重依賴人員集聚的文化旅游業、演藝業、電影業、節慶會展業等全部停擺。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近期在會員范圍內進行了抽樣調查,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1至3月,全國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萬場,直接票房損失已超過20億元(人民幣,下同)。

2019年春節假期(2月4日至10日)全國實現旅游收入5139億元,2020年同期近乎為零﹔目前部分景區已開放,但仍復蘇艱難。

2019年春節檔票房58.59億元,2020年基本顆粒無收(原預計70億),且影院遲遲難以解禁,票房損失難以預估。

宅在家中的不少網友在網絡空間狠狠吐槽,發誓今年一定要去看“愛豆”(idol,偶像)的電影和演唱會、一定要去心儀的地方旅游度假、一定要去看種草已久的歌劇、話劇等等。

對於疫情后,民眾是否會在文旅方面有“報復性”消費,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認為不可過於樂觀。

他表示,一方面民眾閑暇時間具有稀缺性特點,疫情之后各方面進入正軌,但個人時間的有限性決定了疫情期間的損失不可能完全彌補﹔另一方面,由於城鎮居民用於耐用消費品的必要生活品支出的增加,文化產業的潛在損失可能進一步增加。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生理和安全需求始終是人首要的、最基本的需求,文化消費需求隻能在保証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后,才有條件實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則坦言,文化產業的中小企業必然受到較大沖擊,大量倒閉不可避免,但是會首先淘汰那些習慣於依賴政府扶持政策生存的文化企業。

兩位學者都認為,經此一“疫”,文化產業的整體轉型被強制性開啟,將加劇文化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

向勇以國際文化航母迪士尼為例,該集團業務包括影視娛樂、電視媒體、新媒體傳播以及迪士尼樂園與消費品等全產業鏈,2018年營業收入達594億美元,淨利潤126億美元。反觀中國的文化產業,一直缺乏大型文化產業集團,文化企業規模普遍相對偏小,業務模式單一,利潤率較低。

中國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民眾對高質量文化休閑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他指出,在此背景下,文化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在所難免——文化企業的兼並重組將會增多,個別文化產業龍頭企業與集團公司將會脫穎而出。此次疫情則是加速了這一優化調整的進程。

“代表未來發展趨勢的平台企業將以其強大的生存力,打造超大型平台企業與小微型企業的新型合作業態”,張曉明如此摹畫今后的中國文化產業圖景。(完)

(責編:劉卿、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