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銀擔攜手助中小企業“輕裝”戰“疫”

2020年02月29日10:49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擔保費率從2%降到1.5%、1%、直至全免,貸款利率下調、延期還款、無還本續貸……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首都擔保業金融機構與銀行業金融機構並肩攜手,積極減費讓利,從多個維度為中小微企業減輕資金壓力,助力企業“輕裝”戰“疫”。

67家企業“減負”過百萬

位於海澱區北清路的納通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原本生產高端骨科內植入物產品。疫情發生后,該公司受政府委托利用其10萬級潔淨車間,從2月2日到7日短短5天時間就實現了一條口罩生產線的正式投產。預計日產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50萬個。

企業高效轉型的背后離不開一系列金融服務的支持,其中,首創擔保為納通生物提供500萬元貸款擔保,免收擔保費。這是首創擔保開通“助困抗疫綠色通道”以來,實施零擔保費的第二家民營企業。2月6日,首創擔保為全國首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生產企業——卡尤迪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實施零擔保費提供的500萬元流動資金擔保貸款順利放款。

“作為政策性擔保公司,我們平時的擔保費率是2%。目前我們全力保障三類企業:一是對疫情防控相關企業,費率降至1%以下甚至免費﹔二是民生保障相關項目,費率降至1.5%以下﹔三是餐飲、文旅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擔保費率降到1%到1.5%。”首創擔保公司總經理臧曉鬆介紹,春節以來,首創擔保先后為67家企業減免擔保費總額過百萬元。

為延期還款企業提供征信保護

來勢洶洶的疫情讓許多企業和個人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一向以風險控制為頭等大事的銀行,此時是尋求自保,還是伸手拉一把?

“疫情給大家帶來的困難,我們感同身受。金融是國民經濟血脈,企業復工復產離不開銀行融資支持。”2月27日,華夏銀行董事長李民吉在圍繞疫情期間加強金融扶持力度主題進行的媒體採訪中表示,該行計劃在北京新增1500億元信貸投放和1000億元直接融資,總額達到2500億元,以支持各類企業的復工復產。

為助力企業“輕裝”戰“疫”,該行積極響應央行號召,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小微企業和個人延緩還款期限,加強對受困企業和個人的征信保護,並對在此期間內新發生逾期的貸款不計罰息。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介紹:“經核實后確實存在還款困難的企業和個人,暫不上報征信系統,給予三個月延期。”

此外,華夏銀行推出一系列戰“疫”專屬金融產品。包括“復工貸”專項產品,為受困企業復工提供保障﹔“放薪貸”專項產品,給予薪資支付上的專項金融支持﹔“華夏愛貸”專屬服務,針對參加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部隊官兵、政府工作人員,針對受到隔離的病人及家屬、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員,提供低息專屬個人信貸服務。

銀擔合作 風險共擔

民營小微企業要想拿到融資,離不開銀行與擔保公司的攜手合作。

2月10日,北京復工第一天,首創擔保公司收到密雲區一家服裝企業的200萬元融資申請。這家企業正在緊急改建一條防護服生產線,加上要採購原材料,處處都需要錢。了解到企業需求后,首創擔保與北京銀行密切合作,三天時間做好擔保審批,一天時間完成貸款審批,企業第四天就順利拿到了貸款。此外,首創擔保聯合農業銀行,推出信貸支持防控疫情專項服務方案,建立銀擔聯合放貸合作機制,與企業共克時艱。

為有效分散融資擔保機構風險,補充合作擔保機構擔保能力,北京再擔保及時按合同約定提供風險補償,並優先支持屬於防疫企業專項和紓困綠色通道的項目。據悉,去年北京再擔保共向合作擔保機構支付補償款2億元,疫情期間已累計撥付1800多萬元的補償款給合作擔保機構。

疫情當前,京城擔保機構與各家銀行充分挖掘自身潛力,把困難留給自己,把速度和溫度留給企業,在費率、時限等多個環節為中小企業“鬆綁”,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發揮了穩定經濟的重要作用。

(責編:劉卿、李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