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飯店協會:現金回流難 多家餐企營業額同比降超九成

新京報訊(記者 閻俠)3月2日,記者自中國飯店協會方面獲悉,其針對餐飲企業的第二輪行業調查已經完畢,共收集典型餐企問卷309份,主要聚焦於疫情至今的行業全面損失情況、復市情況、政策扶持有效性等情況。
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研究院發布的報告可知,本次調查的餐企中單店佔比33%,連鎖餐企佔比67%,連鎖門店的均值為68家,絕大部分連鎖餐企的門店分布在33家至103家之間。
按企業人數進行劃分,10人以下的餐企佔比13%,10-100人的餐企佔比23%,100-300人的餐企佔比28%,300人以上的餐企佔比36%。
按營業額進行劃分,100萬以下餐企佔比12%,100萬-1000萬元餐企佔比19%,1000萬-2000萬元餐企佔比10%,2000萬至1億元的餐企佔比30%,1億元以上的餐企佔比29%。
另外,本次調查實現了大中小微餐企全覆蓋,中小微企業佔比71%,大中型企業佔比56%。
“疫情下,面對客源的驟降以及眾多的限制性要求,許多餐企停業止損。” 中國飯店協會表示,其調查報告顯示,“單店餐企中一直營業未完全停業佔比18%,已停業的餐企佔比75%,復市企業佔比7%。連鎖餐企中一直營業未停業門店佔比均值為26%,目前停業門店佔比均值為73%,停業后已復市門店佔比均值為12%。”
停業意味著營業額的下降。
“營業額整體同比下降超九成,現金回流艱難。” 對此,中國飯店協會解釋道,“所調研餐企目前每天營業額佔去年同期的百分比均值為9%,65%的餐企營業額為去年同期的0.7%左右,25%的餐企營業額為去年同期的13%左右。目前,營業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0%以上的餐企佔比71%,下降80%-90%的餐企佔比12%。”
疫情之下,餐飲企業也在積極自救,外賣成為餐企自救首選模式,但是中國飯店協會對此評價,“杯水車薪”。
據其報告,309家餐企中,春節期間有49%的餐企並未開展外賣業務。“寒冬之下,餐企紛紛開啟自救模式,目前外賣作為首選佔比29%,其次是提供團餐預訂業務佔比20%,提供堂食佔比17%,提供無接觸點菜外帶佔比16%,提供食材代加工業務佔比4%。”
“雖然外賣成為很多餐企首選的自救方式,但是就行業整體而言55%的餐企外賣訂單數同比下降80%以上,同時對於很多餐企來說外賣對於餐企營收只是杯水車薪。” 中國飯店協會表示。
在本次調查中,中國飯店協會也對餐飲行業未來發展趨勢設置了相關問題,得到的反饋顯示,近六成餐企認為2020年全年營業額將大幅下降40%、近五成餐企認為疫情過后行業可較快恢復、近八成餐企保持用工不變或有小幅減員、五成餐企將維持現有門店數量,少數餐企將完全退出。
“疫情過后餐飲行業會出現報復性反彈,資金較為充裕、供應鏈系統完善、經營良好的品牌頭部企業將迎來發展新機遇。”中國飯店協會認為:“2003年非典后電商經濟邁入發展新時代,2020年的這次疫情后電商經濟必將在各業態面臨更多的市場精耕機遇。互聯網與餐飲將進一步實現融合發展,用互聯網的思維做餐飲,用餐飲的實踐實現互聯網價值,二者如何有機結合將成為未來餐飲電商經濟發展重要一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