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超高價的回國機票動輒十幾萬 揭“黑”票代層層加價伎倆

2020年03月31日07:07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為了遏制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輸入風險,3月26日,民航局正式發布“一司一國一航線”的通知,國際航班進一步縮減。但隨著海外疫情持續蔓延,以留學生為主的海外華人回國需求猛增,回國機票一票難求。 

  在這種供需緊張的背景下,有不法機票代理鋌而走險,高價轉賣回國機票,擾亂航空市場。業內資深人士對新京報記者透露,“黑”票代目前甚至已經形成了系統化高價倒賣機票的鏈條,層層加價。為此,不少行業人士呼吁航空公司和有關部門在特殊時期加強管理,維護航空市場的正常秩序。

  3萬元的全價機票,“黑”票代轉手賣10萬

  3月26日,民航局發布通知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量,要求國內每家航司至任一國家的航線隻能保留1條,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我國的航線隻能保留1條,每周運營班次均不得超過1班。據財新網報道,執行新規后,國際航班削減近九成。受新政策影響,回國的國際航班機票更加緊俏,東航3月28日發布的信息顯示,3月29日-5月2日東航執行的紐約、多倫多、倫敦、悉尼、奧克蘭、首爾、馬尼拉至上海浦東等航班已全部售罄。

  圖/東航官網截圖

  國際航班不斷縮減,回國票價尤其是直飛航班的票價隨需求“水漲船高”。在民航局3月26日發布進一步縮減國際航班前,去哪兒網提供的數據顯示,3月6日-3月15日,美國各地返回國內的機票均價上漲136.8%至13000元左右,歐洲各地返回國內的機票均價上漲173.5%至15000元左右。3月16日-3月23日,北美航線平均價格繼續上漲至16000元左右,歐洲航線平均價格繼續上漲至20000元左右。

  圖/去哪兒網供圖

  業內專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對於航司來說,除了市場需求上漲,國際航班飛行成本的增加也是機票價格上漲的原因。一方面,雖然是往返飛行,但從國內飛往國外的旅客非常少,基本相當於“空機”飛過去,去程收入少但支出變化不大﹔另一方面,國際航班的機組入境后需隔離14天,這也增加了航司的成本。

  圖/3月中旬機票代理的朋友圈截圖

  回國機票本身漲價難買,黑心機票代理借此煽動恐慌情緒“順水推舟”加價。據業內資深人士爆料,3月中旬時1萬元左右購買的機票能賣到3萬元左右。據新京報記者查詢,3月6日-3月15日,美國各地返回國內的機票均價在13000元左右,其中包括紐約飛往北京首都機場的國航CA990航班,全價票最高為23240元,均價13000元左右,但“黑”代理在3月中旬就給出了3萬元以上的價格。

  圖/微博截圖

  國際航班在3月26日繼續縮減后,機票代理的加價幅度更加“夸張”。比如東航最新調整的倫敦-上海浦東MU552航班,經濟艙全價票為26460元(不含燃油費及稅費),機票代理則將4月3日的機票賣出了9.5萬的價格。此前經濟艙全價票為22620元的紐約-上海MU588航班,4月2日的機票已經賣出45999元的價格。國航最新調整的洛杉磯飛往北京的CA988航班,經濟艙全價票為33600元,竟有代理挂出了近10天機票10.5萬元的價格。悉尼-上海的MU562航班經濟艙全價票為18550元,機票代理的價格達到了45000元。

  圖/業內人士提供的微信群截圖

  與此同時,業內資深人士介紹,這些機票代理還鼓吹公務艙、頭等艙更加安全,目的就是賣出更高價格的機票。但實際上整架飛機使用同一套空調系統,並且所有旅客走同一條大通道、集中隔離檢疫,公務艙並不會比經濟艙的感染風險低很多。

  圖/民航局官網截圖

  在全價機票之上再加價出售,是違規行為。根據民航局發布的《國際航空運價管理規定》,凡由中國始發和(或)至中國的國際航空運價一般需要中、外方航空公司根據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協商確定,並向民航總局申報,經批准后生效。專家表示,其實旅客平時購買的機票大多是折扣機票,按照規定,機票代理隻能在航司發布的機票正價(即全價)內進行調整,不能加價。擅自加價的代理人明顯違反了民航局的相關規定。

  系統化虛假佔位、層層轉賣,賺取高額差價

  供給緊張的情況下,機票代理是如何低價購入、高價賣出的呢?業內資深人士指出,航司平時會給合作的機票代理開放訂座配置,通常情況下,機票代理可以根據后台顯示的航班艙位信息為旅客訂票,然后在24小時內出票,出票前可取消訂單或修改信息。

  特殊時期,“黑”票代先使用手頭的証件“佔下”座位,再於出票前加高價賣給海外留學生后,取消重新預訂或修改為真實旅客的信息,賺取中間高昂的差價。

  業內資深人士補充,還有部分票代鑽了積分兌換機票的“空子”,比如國航白金會員可以兌換裡程票,“黑”票代就先以每萬公裡1600元的價格收購裡程,倫敦飛北京單程經濟艙機票需要5萬裡程,需要8000元成本,但“黑”票代轉手再賣出的價格在3萬元左右,可謂暴利。

  除了提前虛假佔位,隨著國際機票愈加緊缺,一些機構甚至做起了代理“搶票”生意。業內資深人士舉例,比如某沒有購票能力的當地旅行機構A聲稱自己可以購票,收集當地旅客的訂票需求並收取訂金后,找到目的地城市的旅行社機構B購票,但旅行機構B也沒有能力購票,於是找到高價賣票的機票代理。一張機票從航司到機票代理到B到A再到旅客,層層加價,一張2萬元左右的經濟艙機票,被“炒”到4萬、7萬甚至10萬。

  業內資深人士透露,黑心票代甚至還會使用爬虫軟件等手段刷票,先訂票再更改信息。而對於購買全價票的票代來說,即便轉賣不成也可退票,並不會“吃虧”。

  民航專家林智杰告訴新京報記者,像違規使用積分兌換機票賣給旅客,包括低價鎖定之后高價賣給旅客,都是明確違反民航局和航司規定的。其實這些操作平時也存在,但最近國際機票買不到,加價的利潤高,鋌而走險的機票代理就多了。

  業內資深人士強調,適當收取手續費可以理解,但翻倍甚至幾倍價格倒賣,系統化刷票、收客、制作航班艙位售賣表格,甚至形成了利益鏈條層層賺取高額差價,嚴重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

  已經買了高價票怎麼辦?保留好行程單和付款記錄可投訴索賠差價

  面對愈演愈烈的票代違規加價,航空公司也在近期加大了干預力度。3月27日,南航發布了對違規代理人的處罰公告,對涉及違規訂座的90家代理屏蔽訂座配置,對涉及違規使用集團客戶運價的3家代理停止銷售南航授權。

  圖/南航官網截圖

  東航則重申了加強監管機票代理違規加價的通知,要求機票代理明碼標價,按照實收票款金額填開機票,明確表示將對違規代理行為予以屏蔽訂座系統、多倍罰單、取消授權及終止銷售合作處理。目前,東航APP上訂票也有候補訂票的選項,未購到票的旅客可以填寫個人信息候補機票。

  圖/東航發布的通知

  此外,國航也下發了通知,自3月29日至4月28日,暫停在全球各訂座系統及境內OTA旗艦店發布國際、地區航班信息,旅客通過直銷渠道購票。

  OTA方面,去哪兒網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對於平台而言,堅決打擊這種違法票代行為,但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比如國內三大航都有公開運價,OTA可以看到Y艙全價,就可以排查掉不合理報價,但如果是境外航司的話,這種操作模式就不太現實。

  林智杰認為,大部分機票代理都是好的,少部分“黑”代理不僅欺詐了旅客,也搞壞了整個票代業的風氣。打擊不法票代,航司和旅客要攜起手來,比如旅客可以通過航司APP或客服,查查看手裡的機票出票價格是多少?是不是積分兌換的?一旦發現違規加價的情況,可以向航司投訴舉報。航空公司可以處罰機票代理,把扣下來的一部分錢獎勵給旅客免費坐飛機,增加“黑”代理的違法成本。

  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有業內人士建議,如果已經高價購買了遠高於全價的機票,一定要保留好行程單和付款記錄,有証據即可向航司、民航局以及消費者保護協會等機構投訴,要求不法票代退還差價,抓出不法代理。對於沒有買到回國機票的留學生,如果有穩定住所以及自理能力,可以在當地保護好自己,冒險轉機回國也有交叉感染或者滯留中轉地的風險﹔或者買一些相對遠期的機票,不要過於恐慌。此外,目前國際航班進一步縮減,並且載客量要求在75%及以下,一座難求,交訂金刷票概率不高並且有風險,不要貿然高價買票,最好是直接通過航司購買。

 

(責編:李棟、孫博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