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發紅包就返利? 警方:嚴防電信網絡詐騙

2020年04月03日07:58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近期,紅包返利、網貸、刷單三類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頻發。江門警方為市民防騙支招,務必要謹記不聽、不信、不轉賬,對陌生鏈接、二維碼不要輕易點擊,如有情況馬上撥打110咨詢求助。

紅包返利:瞄上網課學生

近日,新會某中學學生小李(化名)在用父母手機上網課時,看到有人推薦了一個“100元返888元、200元返1888元”的“紅包返利”游戲。小李加入了一個“全員禁言”的紅包粉絲群,並添加了“客服”。“客服”多次詢問小李是否未成年,確認其未成年后,便開始誘導小李用父母的手機先后支付了100元的“參與費”和0.1元的“短信費”。小李沒有收到888元返利紅包,感覺自己被騙了。

隨后,他又在群裡看到一個昵稱為“我被騙了200,加我”的網友,本著同病相憐的心理,小李添加網友了解情況。該網友稱自己原本也以為是被騙了,后來發現是自己操作失誤,並提供收款截圖和聊天截圖。小李通過“網友”的推薦添加了所謂的靠譜客服,並再次轉賬200元和18888.88元。最終,“返利紅包”沒收到,錢也有去無回。小李害怕被罵而對家長隱瞞此事,直到媽媽收到賬單時才發現,然后報案求助。

警方提示

建議家長設置安全性相對較高的支付密碼,避免孩子們不小心落入騙子的圈套﹔遭遇詐騙后,應明確自己的損失情況,並保存記錄,供報案所用。

網絡貸款:先交貸款“解凍費”

3月2日下午,開平市事主何先生在家中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貸款公司的“客服”,稱該公司貸款無抵押、利息低、放款快,問何先生需不需要貸款。由於受疫情影響,何先生生意資金周轉面臨壓力,於是便加了對方QQ。“客服”發來一個二維碼,讓何先生掃碼下載一個叫“××消費金融”的手機APP,注冊了賬號,填寫個人詳細信息。何先生在該貸款平台申請了10萬元人民幣貸款。不久,何先生APP錢包內果然顯示有10萬元可用額度,何先生便綁定自己的銀行賬號提現。此時,卻發現金融APP賬號被凍結,何先生通過QQ詢問“客服”,對方說何先生輸入的銀行卡號有誤,需要交解凍費到指定的銀行卡上才能提現。

3月4日,何先生急著資金周轉,就按照“客服”要求籌措了1萬元解凍費轉到對方指定的銀行賬號,但何先生發現還是無法提現。“客服”讓何先生再轉1萬元才能提現,於是他又轉了1萬元。當再次聯系客服時,發現自己已被拉黑,驚覺上當受騙,於是報警。

警方提示

所有正規的信貸單位都不會在放貸之前,提前收取任何費用。如若無法確認可聯系公安機關,切莫因疏忽大意上當受騙,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網絡“刷單”:返小利騙大錢

近日,恩平市一事主陳女士在微信朋友圈上看到“店鋪開業免費品嘗,掃碼免費領取榴蓮”的圖文廣告信息內容,便掃描二維碼添加了一位名為“水果鮮”的微信好友。

在聊天過程中,陳女士除了免費領取水果之外,“水果鮮”一步一步誘導她下載一款聊天APP,添加了名為“桃子”的好友,並收到對方發來的“××彩票”的網站鏈接。一開始,“桃子”引導陳女士完成小額“刷單”任務,稱陳女士完成任務便能賺得本金10%的佣金提成。陳女士心存懷疑,但經不住誘惑,便小額“充值”了300元,確實賺了30元即時到賬。陳女士便放鬆了警戒,在對方的“諄諄善誘”下,完成了一些金額越來越大的任務,先后通過對方發來的微信二維碼和銀行賬戶,分別轉賬共1萬多元。但想對賬戶裡的錢提現時,對方再要求繼續轉賬到上述銀行卡,她這時才發現被騙了,於是馬上報警求助。

警方提示

不要按照陌生人的指示在手機上安裝手機應用,不要點開陌生的網絡鏈接或掃描來歷不明二維碼﹔不要隨便給陌生人轉賬,被騙后要保留証據及時報警。

(責編:劉卿、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