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豐巢“定風波”后 快遞員:從排隊投遞到一半空櫃

2020年05月21日09:43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我還記得之前放豐巢快遞櫃需要排隊,現在櫃子一半都是空的。”

5月20日,延宕半月的豐巢風波逐漸落定,今天起豐巢快遞櫃的免費保管時長正式延至18小時。不過,隨著存取快遞進入后收費時代,博弈的“硝煙”並未因此偃旗息鼓。

新京報記者走訪中,多名快遞員稱目前拒絕將快遞投至豐巢快遞櫃的用戶增多。同時,豐巢微信公眾號也上線了“保管設置”入口,用戶可在線“拉黑”某個快遞公司,以阻止快遞櫃成為快遞員的“甩手櫃”。

如今,快遞櫃成“棄櫃”,免費時限仍是導火索。上海首個抵制豐巢的小區業委會主任何劍告訴新京報記者,豐巢致歉並延長免費保管時長當天,雙方進行了溝通,針對快遞入櫃前需征得買家同意一項達成了共識,但免費保管時長上,豐巢公司並不認可小區延長至24小時的訴求。

不過,5月20日起,該小區開始為業主提供快遞驛站服務,不限時間代管,誓將免費進行到底。

走訪

豐巢快遞櫃成“棄”櫃,用戶可線上“拉黑”快遞公司

百世快遞員陳雁焱(化名)負責望京西園四區的快遞配送,其告訴新京報記者,原先豐巢實行單向收費,客戶對快遞放入豐巢並無反對意見,經常出現快遞員排隊投放豐巢櫃的情況。如今,豐巢向用戶收取費用后,很多用戶拒絕投放。“現在櫃子一半都是空的。”

陳雁焱的經歷並非個例,多名快遞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自己收到的快遞包裹上出現“禁止放豐巢櫃”的提示。中通快遞員王天琦(化名)稱,之前也存在部分用戶不讓投放豐巢的情況,但多數是因為購買產品為生鮮水果或收件人歲數較大,不會使用快遞櫃。

早在4月底,豐巢宣布旗下智能快遞櫃上線會員服務,超時快遞將收取0.5元至3元的費用,此后一腳踏入抵制漩渦。5月15日,豐巢道歉之余調整了相關服務,並於今日施行。其中,除了免費保管時長延長6小時外,豐巢承諾將協助快遞員征得用戶同意后投件入櫃,具體方法為用戶可以在豐巢微信公眾號、APP渠道設置同意入櫃的快遞公司、入櫃時間、快遞員的溝通方式等。

5月20日,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北京地區豐巢快遞櫃投遞端口上線紅字提醒,快遞員在投遞前會看到豐巢提示文字“請確認客戶是否同意將快件投入櫃機”。同時,部分快遞員在投遞后,豐巢快遞櫃顯示屏會提示“該收件人暫未同意超時付費,請提前聯系”。

當天,新京報記者體驗時發現,豐巢微信公眾號等已上線“保管設置”入口,用戶可在設置中選擇是否同意保管快遞、快遞可以入櫃的時間以及哪些快遞公司的快件能夠被放置快遞櫃,這些設置將對所有豐巢快遞櫃生效。

“現在禁止放豐巢快遞櫃的用戶明顯增多。”王天琦(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雖然豐巢快遞櫃從12小時免費延長到18小時,但這個時間還是過短,並不能真正解決現在的症結。王天琦認為,快遞員投放快件的時間一般在上午,很多用戶上班加路上時間超過12小時,如果下班忘記取件,就需要付費。

居住於汕頭市金平區大洋紅樹灣小區的林一表示,豐巢事件后,她明顯感覺到自己收到的快遞很少放置在豐巢快遞櫃。據其介紹,豐巢快遞櫃位於小區大門處,大概步行800米。5月19日她收到三個快遞,卻分別在小區東門、南門的快遞超市和菜鳥驛站。“我原本對豐巢是滿意的,覺得很方便,本來我隻要去大門就能拿齊快遞,現在要跑到小區的大門、東門和南門。”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一些用戶眼中豐巢的便利性確實大於收費。在望京西園豐巢快遞櫃取件的一位用戶就告訴記者,自己對收費時長並無異議。

此外,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多家媒體報道稱,豐巢快遞櫃在北京雙向關停。對此,新京報記者向豐巢公司方面求証,但截至發稿,並未回應。不過,5月19日、5月20日,新京報記者走訪了朝陽區望京西園的多個小區發現,豐巢快遞櫃在顯示頁面並無任何關停提示,用戶取件和快遞員投件也均為正常。

隨后新京報記者致電豐巢客服,其表示,5月15日起,豐巢智能櫃只是暫停北京地區的寄件服務,5月29日恢復順豐快遞的豐巢寄件,其余快遞公司的恢復時間暫時無法確認,僅支持快遞員上門取件。

爭議

上海首個抵制豐巢的小區:免費時限應為24小時 小區上線代管

豐巢收費風波背后其實是消費者、豐巢、快遞員的三方博弈。至於結果,除了消費者棄用,部分有條件的小區也會放棄豐巢,自建快遞櫃,或者引入其他目前提供免費服務的快遞櫃企業。

上海首個抵制豐巢的小區——中環花苑小區就於今日起步嘗試。

5月15日,豐巢致歉同日,全國首個抵制豐巢收費小區的杭州東新園小區業委會在其公眾號發文宣布重啟快遞櫃,上海豐巢也全面恢復正常運營。

上海首個抵制豐巢的小區業委會主任,也是刷屏紅文《上海中環花苑小區致豐巢公司的公開信》的作者何劍告訴新京報記者,5月14日,收到來自豐巢上海分公司的電話,雙方約定在5月15日中午開會對豐巢快遞櫃收費問題進行磋商。

“當天的會議中,快遞入櫃前一定要取得用戶的同意,我們(與豐巢)已經達成了共識,但收費時長上我們沒有達成一致,豐巢上海的業務人員表示要等總部統一決定。” 何劍說。

不過,當晚,豐巢致歉並調整服務,免費保管時長由12小時延長至18小時。

此次會議之前,中環花苑小區業委會已與豐巢方面有過溝通。何劍介紹,5月8日業委會決定斷電停用豐巢快遞櫃,並通知豐巢業務員。彼時,豐巢上海地區業務員來電與小區溝通,希望能給三天緩沖期向總部盡快反饋。最終,兩方的討論結果是不斷電但是停止快遞員的使用權限。

何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其小區的訴求為,“第一豐巢可以收費,但12個小時不合理,要超過24小時再收費。第二,業主希望快遞派送前要先聯系,征得同意的情況下可以放進快遞櫃,否則產生的費用不能接受。所以,要求所有豐巢快遞櫃一定要有醒目的標識,告知配送員、快遞員務必要先打電話”。

5月17日,豐巢公司再次與何劍電話確認,已經強調如果快遞員不經過用戶同意投遞,隻要用戶投訴就關停快遞員對快遞櫃的使用權限,上海地區的所有快遞櫃上面也將陸續張貼一些重新制作的醒目標識。但針對免費保管時長,豐巢公司決定將12小時延長18小時,不能滿足中環花苑業委會24小時的預期訴求。

對此,何劍表示,他和多位業主依舊認為24小時更合理,同時,該小區將從5月20日為業主提供快遞驛站,不限時間免費代管,為業主提供快遞末端配送的存儲服務。

規范

專家:強勢群體快遞公司和電商公司應參與共治

對於豐巢的超時收費,與豐巢的常年虧損自謀出路不無關系。數據顯示,豐巢開曼2020年1月至3月未經審計營收3.34億元,未經審計淨利潤為虧損約2.45億元,而2019年營收16.14億元,虧損約為7.81億元。

但快遞專家趙小敏表示,對於豐巢來說,超時收費並不能在短時間內彌補虧損,“從商業模式上來講,豐巢應該改造商業模式,我們認為現在商業模式還不是核心,核心問題在於擴大規模,擴大規模必須採用聯合行動”。

趙小敏稱,智能快遞櫃的需求過大的話,靠一兩個企業完成不了。無論是快遞櫃、小區、還是末端配送方,在整個領域裡面都屬於弱勢群體,而快遞公司是非常強勢的群體,應共同擔責,共同謀求發展。快遞櫃面臨著供不應求的情況,加上疫情各方面的原因,快遞櫃的經營成本是急劇增加,這個必須明確。從採購成本上來講,現在快遞櫃基本上經過四五代更新換代,比較完整的一體櫃大概需要花費2萬塊錢左右,一線城市如北上深的話,整個智能快遞櫃成本算下來大概需要六萬至八萬元。

早在5月13日,豐巢收費事件發酵過程中,國家郵政局約談了豐巢科技公司主要負責人,稱智能快件箱的設立和運營雖然屬於市場行為,但面對廣大消費者,具有一定公共屬性。

對此,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表示,現在國家把快遞櫃定位為社區的公共服務設施,這是它的屬性,這個屬性決定了它跟我們傳統的快遞服務存在差異,差異在於它需要一定的公共服務的支撐,這個支撐來自於物業,甚至來自於其他相關的基礎設施搭建方,才能保証快遞櫃能夠存活下來。

楊達卿稱,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水電等成本,都由快遞櫃企業自身承擔,缺乏財政的基礎支持和相關政策的保障體系。

目前,快遞末端形式多樣,包括快遞員、快遞超市、驛站、智能快遞櫃、代收點、共配站等。多位快遞行業內部人士表示,末端形式多樣,智能快遞櫃項目雖存在多年,但由於推進難度大、成本高,目前各方在智能快遞櫃方面並沒有下重筆。隨著疫情的推動,以及國家郵政局的多次發文,各快遞公司對於末端的設置再次提上議程。

智能快遞櫃目前已成為快遞末端的重要補充,多位專家也呼吁,快遞企業乃至上游的電商公司應該加入到幫助行業發展及規范的行列中來。楊達卿表示,國家規定,快遞被放入智能櫃,應先與收件人溝通,“因為我們的服務協議裡面都是門到門的,沒有門到櫃的,門到櫃等於服務轉移,服務轉移就需要達成一個三方協議,(快遞公司)必須做到盡職,而盡職的關鍵在於服務鏈條,(建議)尤其上游,如電商和快遞企業,要做到盡可能去告知我們的收件人,讓他提前做選擇”。

(責編:劉卿、楊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