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逆向帶動生產變革 零售創新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蔣永霞)在剛剛過去的“6·18”電商年中大促中,各大電商平台業績再創新高,這些成績的背后其實是品牌商的回血,是生產企業的轉型升級,也是中國工廠的數字變革。可見,電商網購作為零售創新中最重要的新業態,不僅推動著零售業的前進與變革,還深深影響著制造業的發展。
就在大家忙著對“6·18”進行復盤時,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於6月24日在北京召開《零售創新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以家電業和服裝業為例》報告發布會暨專家座談會,圍繞著零售創新對制造業的促進作用進行深度剖析,並進一步探討如何更好地發揮零售創新對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
零售創新助力制造業實現“四高”
今年“6·18”電商年中大促亮點頗多,電商零售與制造業的深度協同就是引人關注的話題之一。據悉,今年“6·18”期間,電商平台極大帶動了制造業銷售規模增長。“6·18”期間,京東C2M(反向定制)京品家電備受消費者青睞,京品冰箱、空調、電視品類成交額佔比環比提升300%以上。淘寶特價版的全面參與,帶動產業帶C2M訂單暴增500%。今年的天貓“6·18”不僅讓工廠的機器重新轟鳴,更為它們帶來了轉型升級的全新動力。
電商網購對制造業來說不再是單純的線上銷售渠道,它正在廣泛地影響著制造業的發展。那麼,電商網購對制造業的推動作用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認為,零售創新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具體可以從制造業的“四高”來看。從高技術的角度來看,零售創新助推制造業在技術方面的應用,為制造業應用新技術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落地通道﹔從高效率的角度來看,以電商為代表的零售創新通過大數據及時反饋消費者的需求,從而助推企業精准營銷、合理生產,使生產本身變成柔性生產,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從高品質供給的角度來說,制造企業與線上零售深度融合后,以“客戶”為中心,按需生產,提升適應消費需求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生產能力。從高附加值的角度看,網絡零售降低了搜尋成本和商品種類的限制,從而使小眾產品的需求能夠得到深入的挖掘。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任興洲也很認可線上零售對制造業的推動作用。她認為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零售業創新使制造業更能夠以市場為導向,更精確、精准地洞察市場。第二,零售端不僅能給制造商反饋數據,更能助力制造商發展C2M業務。C2M利用巨大的網絡終端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帶動了上游制造方式的一系列變化。第三,助力制造業品牌傳播。現在通過新型零售業,包括線上線下融合,有一些品牌迅速成為大家熟知的品牌。第四,帶動產業集群發展。今年網絡直播帶貨發揮了重要作用,直播帶貨讓需求與生產的關聯更加密切,助力產業集群發展。
定制化柔性化供給時代到來
隨著互聯網繼續深化,消費圈層化趨勢非常明顯,一個產品包打天下的時代已經結束,更多是基於數據,基於互聯網技術,基於電商支撐面向圈層化、細分化的市場去調整產品、調整運營,這是時代的特點和背景。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首席專家李鳴濤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零售創新對於制造業的作用可以總結為一句話——精准需求引導下的定制化、柔性化供給時代已經到來。
“這個變化可以表現為制造業兩方面的遷移,第一是制造業向互聯網化遷移。以前制造業發展的路徑更多是依靠線下流通體系去做渠道分銷、銷售,現在整個制造業鏈路已經在被互聯網化,制造業互聯網化是必然的趨勢。第二,制造業發展理念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以前制造業典型的思維方式是以產品為中心,制造業所提供的核心價值就是產品,現在制造業把理念從貨轉到人或者轉到消費者上,這也是一個迭代。”李鳴濤表示。
美的集團電商銷售運營部長張海龍以美的自身的變化來印証零售創新對制造業的推動作用。他介紹,電商平台豐富的數據對制造企業的動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美的和京東合作為例,雙方在數據的拉通融合上做了很多合作,透過這些數據企業可以及時看到消費者需求以及行為變化,企業做需求洞察,從而帶來銷售策略的變化,以及對於產品推介的變化,最終將更多更好的產品推介給消費者。
“美的和京東在京品家電上合作推出了103款產品,這些家電產品的研發和以前研發是不一樣的。京東依托自己的大數據和消費者的畫像、洞察來反向向企業提出相應的功能賣點、產品功能設計等要求。這時候廠商會不斷調優方案,最終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另外,反向供應鏈驅動當中,不僅可以推出更好、更有針對性的產品,而且對於供應鏈體系也是一種優化。從智能測算、量產規模包括物流、配送等方面,都可以通過大數據運營、反向作用來實現效率提升。”張海龍介紹。
專家:大力培育數字服務產業
零售創新對於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作用已經毋庸置疑,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零售創新的作用?這又是一個新的研究課題。
在這次座談會上,與會專家也就此分別給出自己的建議。趙萍建議,第一,推動線上線下零售渠道的持續優化。制造企業要重視去拓展網絡零售渠道,認真研究在網絡零售環節目前存在哪些問題,及時調整策略。第二,鼓勵零售企業與制造業進行深度融合。這個融合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加快新一代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大力推進電商的大數據標准化,盡快建立大數據標准體系及安全評估體系。第三,為零售創新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我們呼吁通過出台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執法來促進線上線下零售企業的公平競爭。
李鳴濤認為,除了發揮電商平台的新商業基礎設施作用以及加強市場監管外,還應該大力培育數字服務產業。“單純靠一個電商平台、一個電商企業很難完全滿足制造企業方方面面的需求,更多的是要圍繞電商平台所提供的基礎設施不斷催生第三方服務生態,在促進制造業轉型各個維度培育第三方服務生態”。
任興洲則認為,要想發揮好作用,首先要從零售業出發,零售業的創新是基礎。盡管目前的零售平台創新很多,但是創新無止境,今后零售業還是要立足於模式創新、消費場景創新。另外還要加強推動制造業工業互聯網化。“如果制造業互聯網不發展起來,零售業這邊再創新對上游的作用力也不會那麼大,還得自身主動迎合市場需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