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特色發力 小店經濟大有可為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彭婷婷)未來小店經濟藍圖已然浮現。日前,商務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的通知》明確,要以加快小店便民化、特色化、數字化發展為主線,以升級小店集聚區、賦能創新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為主攻方向,推動形成多層次、多類別的小店經濟發展體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事實上,有不少消費者已經明顯感覺到身邊的小店正在發生變化。小餐館開始接外賣單子了,理發店也開始直播了,就連燒烤擼串都能用消費券抵部分現金了……不過,在對小店經濟滿懷期待的同時,人們是否對小店經濟有較全面的認識呢?小店便民化、特色化、數字化之路還有多遠?
潛力大韌性足
每個人對小店都不陌生。而此次通知附件發布的《全國小店經濟發展指南》也明確了小店的內涵:小型店鋪,通常指面向居民消費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家庭服務、洗染服務、美容美發、維修、攝影擴印、配送服務等行業的個體工商戶,雇員十人以下或年營業額100萬元以下的微型企業,及年營業額1500萬元以下的網店。
“從涉及領域上看,幾乎滲透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再考慮到小店遍布城鄉各個街道,用毛細血管來形容小店經濟再恰當不過。”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小店雖小,但其經濟學地位和社會價值不容小覷。僅就促進大眾就業這一點,足見其重要性。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國注冊小店8000多萬戶,帶動就業約2億人。不過,支持小店經濟發展的意義絕不僅限於吸納就業與改善民生。付一夫認為,以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為主體的小店經濟是民營經濟中的典型,其較低的從業門檻與相對靈活的經營形式,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增添了不少活力。
不僅如此,小店經濟還表現出十足的發展韌性。根據支付寶和網商銀行聯合發布的《中國小店經濟溫度圖譜》,去年我國小店年營業額平均增長35%以上,大幅度高於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83%的小店月營業額增長超過1000元。
與此同時,小店經濟具有較強的便民服務屬性,有助於進一步刺激消費。“隨著我國小店服務功能的日益完善,‘一店多能’態勢會愈發明顯,很多零售類的小店已不局限於開展日用品零售業務,它們還開通了非處方藥銷售、洗衣、維修等多項便民服務,在進一步便民的同時,又能激發居民消費意願,從而帶動國內消費市場發展。”付一夫說道。
此外,小店經濟能展現出區域文化特色。如成都的茶館,從上百年歷史的老茶館到隨處可見的公園露天“壩壩茶”,再到復合藝術、養生、音樂多種業態的新興茶館……可以說,茶館與成都人閑適豁達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既是市民大眾消費最具生活味兒的生動寫照,又傳承著市井、樂觀及閑暇的地道成都味兒。
數字化不斷賦能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以生鮮電商、視頻直播、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為代表的線上消費場景全面興起,進而迫使各行各業致力於線上業務的拓展。當然,小店也不例外。美團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小店韌性報告》顯示,小店經濟正借助數字化轉型的力量快速復蘇,5月首周美團平台上小店訂單量比2月首周增長28倍。
此次通知也明確,鼓勵電商平台的小店在線集聚,利用平台技術、流量、場景和資源優勢,創新雲逛街、雲購物、雲展覽、雲直播、雲體驗、雲辦公,拓展批發、零售、餐飲、民宿、美發等領域數字化營銷活動,打造“小而美”網紅品牌,提升“人氣”口碑。
“種種現象的背后,是整個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全面提速,而在此過程中,千千萬萬家小店不應該掉隊。”付一夫對記者表示,上述通知明確了小店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即借助各種數字化的零售技術來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並且提升廣大居民的消費體驗。
不過,受制於有限的資金和匱乏的技術與人才,小店經濟僅靠自己的力量恐難以搭上數字化轉型的快車。針對這一問題,通知也給出了解決方案,即“以市場化手段推動‘以大帶小’‘以小促大’、大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合作共贏、共建生態”。
“這對於小店和大企業來說堪稱雙贏:大企業可以在資金、技術、商品、管理等方面給予幫扶,優化小店經濟的產業生態﹔而小店在居民日常生活的深度滲透,又能在流量和場景上反哺大企業。”付一夫表示,在消費升級和數字化轉型提速的背景下,小店經濟將進入到精細化運營的2.0時代,並將在線上線下融合、貨品質量、銷售服務、金融支持、數據管理等方面得到質的提升,前景可期。
仍有難題待解
由於規模偏小、信用狀況不佳、抗風險能力較弱等先天性缺陷的存在,所有小微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小店經濟也都繞不開。那麼,要如何破局?
在付一夫看來,除了出台相關的政策文件外,還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思想觀念要升級。對小店經濟要秉持開放搞活的思路,著力給小店經濟的成長創造更加友好的市場環境,包括降低准入門檻、加大各方面扶持力度等。健康發展的小店經濟,同樣可以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另一方面,金融服務應升級。應秉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從多個維度給予小店經濟更多的金融支持。
與此同時,如何做出特色也是擺在企業面前的一項必答題。同仁堂健康藥業集團旗下新零售業態知嘛健康對創新有著更多的思考。“企業在進行創新服務過程中,的確有很多困難,比如說特色化、數字化方面的創新是否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等,就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知嘛健康品牌管理負責人賀軍帥對記者表示,這就需要小店擁有捕捉消費者需求的能力,並研發出相應的服務產品,這樣才能贏得消費者的認可,企業也才能良性發展下去。
“社區需要小店,小店為社區服務,二者相互促進,共同提升城市商業現代化和服務水平。”賀軍帥表示,企業應通過運用時尚、潮流、品牌、文化等特色,吸引消費者,增加小店與民生的交互。
此外,一直以來,小店經濟總是與環境惡劣相關聯,想讓小店經濟真正實現小而美,一個干淨整潔的經營環境不可或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可參考餐飲業,建立一個兼顧更多行業的小店環境評價體系,包括空氣質量、牆壁清潔程度、污染物排放等指標,既可以反映小店經濟對於環境的影響,也能夠督促他們做好環保工作”。
如今,小店經濟已經頗具規模,在社會經濟中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此時也已到了對其進行規范化評估和監管的時候。盤和林認為,小店經濟要合理布局,注重實效,防止一哄而上、搞形象工程。一個完善的評價體系應該能真實、清晰、全面地反映小店經濟的發展狀況和存在的缺陷,能夠促進小店經濟健康發展,讓小店真正回歸小而美的本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