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優選直播大賽系列培訓之四
獲取流量、選品上新 優秀主播帶貨有秘訣

培訓導師:星河學院院長、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互聯網營銷實訓講師糖果
互聯網時代,用戶的時間停留在哪,商機就爆發在哪。直播帶貨怎麼做?有哪些訣竅?人民優選直播大賽初賽培訓課為您解答。
直播間如何獲取流量?
在直播新的場域、流量環境下,“人貨場”作為直播的核心要素,是新零售的三大要素。貨是核心,直播帶貨的,因為直播帶貨本質屬於銷售賣貨,消費者、用戶、粉絲買單的就是貨,因此性價比、品質、品牌背書、上架順序缺一不可。做好一場直播,首先要有多元渠道引流,高性價比好貨,同時具有帶貨人設構建。
各大短視頻平台直播流量來源主要有四大流量口,分別為推薦頁、關注頁、直播頁、同城頁。用戶進入到任何一個短視頻平台當中,首先進入為推薦頁,因此,往直播間導的效果流量也是最大的,能夠帶來43%,甚至50%以上流量。第二為直播廣場,流量大概為30%多。關注頁佔比為23%,最后是同城頁,相對佔比小一些。直播廣場是平台通過算法機制,識別系統認為比較好直播內容,推薦到不同人群,再由此進入直播間。
直播帶貨秘訣法則
法則一,直播開始前一到三天,發布預熱視頻,將直播內容以及直播時間融入視頻內容、標題,包括評論。發預熱視頻、引流視頻,核心目的在於讓用戶看到視頻后能進入直播間。
傳統短視頻,如果前期已有短視頻帳號,要將短視頻和直播一起做,平時要發爆款型視頻,直播時再去發引流的視頻。日常所發視頻,在於希望出爆款,核心吸粉,立人設。最終目的是為直播引流。短視頻平台以內容為王,內容好就有粉絲。日常發布和運營內容時偏向強內容性。在制作預熱和引流視頻,要做到強關聯性,直播內容關聯。
法則二,優化直播間標題和封面,吸引用戶點擊。圖文互聯網時代,圖文社交平台主導時,想要內容獲得更多的點擊,就要做到簡單直接,千萬不要夸張、夸大甚至用標題黨。標題黨不但無法獲取流量,還可能存在限流、帳號降權的風險。另外封面一定不要有暴露的或者與直播內容不相匹配內容,這是直播紅線區域。
法則三,了解什麼是引留轉?引就是引流,流就是留存,轉就是轉化。引流,首先直播開始吸引用戶進直播間。引流裡有兩項重要數據,一是進入率,用戶、粉絲在其他地方看到發放的短視頻、預熱視頻、引流視頻,進入率指進直播間概率。二是互動率。就是彈幕、留言、點贊數,這項互動助於直播也能夠被平台愛上,獲取更大流量,讓更多人進直播間。
留存就是將用戶通過上述渠道引進來后,如何讓他留在直播間。在留存有兩項重要數據,一是在線人數,二是觀看時長,取決於直播內容是否夠吸引人。
轉化有兩個層面,一個是粉絲轉化,用戶進直播間后點擊關注按鈕成為直播間粉絲,是平台官判斷直播內容是否優質的重要指標。第二層轉化就是銷售轉化。我是賣貨的,我賣出去多少,我賣得越多,我的轉化就更好。如果兩項指標達標甚至優秀,平台就會推薦流量,讓更多人直播,吸引更多新用戶觀看。這時直播間就進入熱啟動階段,從冷啟動進入到熱啟動。
法則四,把昵稱部分添加直播時間,在昵稱后面可以加括號,說明直播時間、主題等等。
法則五,購買直播或者短視頻流量曝光。給引流視頻購買流量曝光,保証直播間人氣保持相對平穩狀態。
法則六,發布直播間花絮視頻,剪輯成短視頻,在直播過程中發布到賬號上,增加直播趣味。
法則七,將直播精彩內容剪輯發送至短視頻平台。直播受時間、空間限制,有部分用戶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准時觀看直播,部分平台不予提供直播回放。因此需要剪輯直播短視頻,用戶利用碎片化時間可觀看。
如何選擇帶貨選品?
要花時間、精力和心思在選品,選品要和人設或賬號屬性匹配,了解粉絲用戶的剛需。選品要具備價格優勢,用價格引流品,刺激用戶沖動消費。引流品價格較低,主要用來聚人。一般情況,直播剛開始要上引流品,然后是爆款。爆款指的是大家呼聲高,期待值高,同時也是剛需的產品。最后上高價品或高利潤品。
上品順序怎麼選擇?
體量為三小時左右的直播,前20分鐘用來熱場,切勿用於賣貨。20-40分鐘可以上產品賣貨,這時直播間流量處於上升期,要用引流品聚人。40-60分鐘,直播間峰值基本達成,同時也要實時看數據,直播間人氣和數量值達到高峰值時,開始上爆款,這是聚人氣的最佳時間節點。開播后60分鐘,可以上盈利、高利潤產品。
如何銷售產品?
產品賣點清晰,掌握產品核心賣點,將核心賣點講透,宜深不宜多﹔講述品牌故事,做對比實驗、制造場景,引起用戶共鳴,讓用戶感受產品﹔放大產品價格優勢,把握銷售節奏。在直播過程中適當加入抽獎、發紅包、秒殺等活動,通過比對價格,讓用戶清楚的感受到直播間折扣力度,價格優勢。
優秀主播需具備的基本素養?
能力強,對產品熟悉、了解,並且發自內心的認同、喜愛產品﹔具備親和力,直播過程中面帶微笑,調整語速語調,具備爆發力、感染力﹔心態好,相信自己給用戶選的品是最好的,用心服務用戶,為粉絲謀取更多福利,具有正能量。
(來源:人民優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