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專題策劃>>2020年專題>>2020人民優選直播大賽專題_封面>>2020高校畢業生網絡直播營銷大課

2020高校畢業生網絡直播營銷大課第一講:直播帶貨怎麼帶?先與受眾成親人 

2020年08月13日15:49 | 來源:人民優選
小字號

培訓導師: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教授顧潔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帶貨主播的行業,導致行業競爭更加激烈的同時,也倒逼了內容質量水平的提升,使得主播必須要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來保持競爭力。本期培訓課從傳播學的角度研究和分析直播帶貨現象,幫助大家用傳播學的理論和方法,指導直播帶貨工作。

受眾和消費者合二為一

在直播帶貨中,賣貨本質上是一種傳播行為,賣貨在理論上講約等於賣觀點。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說,作為一個傳播者或生產者,面對的是受眾,作為商品銷售者,面對的是消費者。通過直播帶貨,網民在屏幕前看主播對商品進行介紹,此時,受眾和消費者合二為一,他既是觀看直播的受眾,也是潛在的消費者。

這種商品銷售行為屬於傳播學范疇中的傳播勸服過程。主播要把對商品的了解和認知、優點和用處等介紹給受眾或消費者,在此,商品銷售和傳播勸服也合二為一了。

建立“親人般”的聯系

世界上有兩件事最難。第一,把自己的思想觀點裝到別人的腦袋裡。第二,把別人口袋裡的錢裝到自己的口袋裡。

天下最難的這兩件事恰恰在直播帶貨中體現得最充分。主播要把商品介紹給潛在消費者,讓他們相信主播所說的話。反過來,隻有這些潛在消費者相信主播的話,才有可能會為主播推薦的商品買單。當面對這兩件最難的事情時,如何從傳播學的角度進行攻克?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最好的傳播。傳播學理論認為,建立共同的價值觀才是最好的傳播。

其次,要建立共同的價值觀。要讓傳受雙方(即買賣雙方或主播與消費者雙方)盡可能彼此熟悉。傳播學理論認為,傳受雙方之間,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就是彼此信任,也就是說,如果受者非常相信傳播者,消費者非常相信主播,傳受雙方之間有非常好的信任度,傳播者的觀點、信仰、理念,才能更好地和受眾進行分享,從商品銷售角度來說,才能更好地促成交易。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熟悉度或者說彼此的信任度是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在傳播學裡面有一個分支,叫社會網絡分析,有兩個關鍵性的概念,叫弱連接和強連接。一般來說,陌生人之間是弱連接,信任度較低,熟人之間是強連接,信任度較高。從傳播的行為或者商品銷售的行為講,都希望把弱連接變成強連接。弱連接,更有利於信息的分享,隻有強連接,才更有利於觀點或者價值觀的分享。這是有區別的,一種是信息的分享,一種是觀點的分享。

從傳播的角度看,如果把商品銷售等同於傳播的話,在直播帶貨中應該採用怎樣的策略?沿著上面的思路,就是如何在傳者和受者之間建立強鏈接。在日常生活中,你和誰最熟悉?親人。也就是說,在人際交往中,親人之間的鏈接度是最強的,熟悉度和信任度是最緊密的。

因此,主播和受眾或潛在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往“親人”方向發展,是最佳狀態。

建立熟悉度和信任度

第一,在了解受眾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傳播學勸服理論。

如單面說服和雙面說服理論。全面講解優點,不提任何缺點,叫單面說服。既說優點又說缺點,叫雙面說服。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說,到底是採用單面說服還是雙面說服,取決於目標受眾。如果目標受眾是知識水平、受教育的程度相對較高的階層,那麼,雙面說服效果更好。反之,如果目標受眾的知識水平、受教育的程度相對較低,那麼,單面說服效果更好。

第二,與目標受眾在客廳裡嘮一嘮、聊聊天。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說,傳受雙方要想建立彼此的信任度、熟悉度,就要像親人一樣,建立基於日常的交流,也就是與目標受眾在客廳裡嘮一嘮。

這裡有三個關鍵詞,前區、中區和后區,這是對人際交流時交流雙方的關系或者所處空間的劃分。后區是私密空間,不希望被別人打擾。前區是公共場合,希望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展露給交流對象。前區和后區的中間就是中區,是日常化的交流空間,兼具前區和后區的優點,更加真實、通俗、朴實。在中區裡,更有利於傳受雙方建立信任度和熟悉度。參考在家庭裡面,哪個空間最具中區特點?客廳。因此,直播帶貨要盡力建立類客廳中區氛圍。

第三,與受眾保持一定的距離。

距離產生美,傳受雙方關系過近並不是最佳狀態。在直播帶貨過程中,和受眾、消費者保持怎樣的距離,可以參考運用傳播學中的刺激反應理論。

刺激反應理論認為,人和人之間的互動分為弱刺激和強刺激。把所有最美好、最正面的詞語都用上,反復說一件事,屬於強刺激。極端情況是,謊話重復一千遍就是真理,這是強刺激的效果。反之就是弱刺激,無論是信息密集程度,還是信息傳遞的持久程度都會受到控制。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說,同一款商品,不同的平台都在推,不同的主播都在賣,理論上處在強刺激的商品售賣環境裡。在信息泛濫時代,主播不需要做過多的強刺激,而應該與目標受眾保持必要的距離,在強刺激和弱刺激之間找到平衡點,才是最佳策略。

總之,直播帶貨歸根到底是傳播行為和人際交流行為。人際交流行為,本質上是觀點的分享,具體而言,是對某一款商品的觀點或信念的分享。隻有在傳受雙方建立很好的信任度、熟悉度時,才會更有利於觀點或信念的分享。當受眾、消費者相信你說的話,也就會連帶著相信你所介紹的或者你正在銷售的這款產品,才會更有欲望,產生購買的沖動,你的直播帶貨才會取得更好的業績。

(責編:許曉華、李軼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