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評論:眾籌平台加強自律很必要

2020年08月20日07:53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眾籌平台加強自律很必要

  虛假網絡眾籌事件不僅是對社會愛心人士的情感傷害,也是對社會信任的一種透支。除了相關法律和管理辦法需要完善,眾籌平台的行業自律也很重要。

  近日,愛心籌、輕鬆籌、水滴籌、360大病籌等個人大病求助互聯網服務平台聯合發布自律倡議書和自律公約,明確提出平台應該審核發起人及求助人的身份信息並開展實名認証,提高個人求助信息的真實性。

  筆者認為,這次大病求助互聯網服務平台聯合發布自律倡議書和自律公約,有兩個亮點。一是參與自律行動的眾籌平台基本囊括了目前國內知名的個人大病求助互聯網服務平台。二是自律公約沒有回避當前大病眾籌存在的問題和弊端,而是直面問題,並希望通過加強行業自律,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當前,伴隨著互聯網經濟興起的大病眾籌,讓很多有需要的人找到了除傳統醫保、求助媒體等之外的救助渠道。很多人罹患重病、大病,或者遭遇意外突發事故,導致個人或家庭經濟陷入困境時,往往會想到通過這些平台來籌集善款,以渡過難關。由此可見,這種大病眾籌具備較大的社會影響力。從本質上說,網絡眾籌平台屬於一種民間互助性質的公益慈善平台,對幫助很多人走出困境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

  然而,網絡眾籌平台面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一方面,很多人夸大病情和困難程度,依靠虛假信息騙取網友愛心捐款,此前出現過不少虛假網絡眾籌事件﹔另一方面,各大眾籌平台內部管理混亂無序,彼此之間惡性競爭,導致其工作人員幫助籌款患者弄虛作假,甚至在醫院推廣業務時與其他平台工作人員發生沖突,造成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這些現象不僅是對社會愛心人士的情感傷害,也是對社會信任的一種透支,不利於民間公益慈善事業長遠發展,以及網絡眾籌平台自身的發展和壯大。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有關部門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規定,取得了積極治理效果。由於大病眾籌是一種全新的公益慈善模式和民間自助方式,立法上存在一定滯后性,很多監管工作亟待進一步加強。

  除了相關法律和管理辦法需要完善,眾籌平台的行業自律也很重要。對於虛假眾籌行為,平台要加強各類信息審核力度,提高個人求助信息的真實性,對款項信息及時公示,並建立“黑名單制度”。隻有這樣,才能贏得網友對眾籌平台的信任,促進民間公益慈善事業進一步發展。

(責編:孫博洋、喬業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