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恢復九成 海南暑期游“淡季”不淡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出台已滿百日,海南旅游業也從疫情中復蘇、成長、轉型,經歷了各種新變化。在此重要時間節點,北京商報記者獨家專訪了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副廳長劉成,深入了解目前海南旅游業復蘇進展及下一步當地文旅行業發展路線圖、時間表。
游客恢復九成
以往每年的秋冬季,海南總會迎來一批又一批南下避寒度假的游客,而到了高溫暑期,這裡便進入旅游淡季。但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海南的淡旺季正悄然發生變化。
北京商報記者獨家獲悉,據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初步統計,8月海南全省共接待國內外游客550.15萬人次,環比增長9.3%,恢復至去年同期89.9%﹔實現旅游總收入74.36億元,環比增長17.6%,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8.1%。整體來看,海南接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指標降幅正逐步收窄。劉成也表示,整體來看,今年海南旅游業暑期呈現出淡季不淡的勢頭。
分領域看,近期海南酒店入住率不斷走高,三亞海棠灣紅樹林酒店、亞特蘭蒂斯等酒店預訂率超過90%。同時,因每人每年購物額放寬至10萬元而備受社會關注的海南免稅,也帶起了一波購物旅游熱潮。數據顯示,7月1日-8月31日,海南4家離島免稅店銷售額突破55.82億元,同比增長221.9%,日均銷售額0.9億元﹔購物人數達83.2 萬人,同比增長54.77%﹔購物件數612.3萬件,同比增長147.3%。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海南旅游業出現了明顯的淡旺季調整現象。”景鑒智庫創始人周鳴岐表示。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興斌坦言,在疫情的沖擊下,原本佔海南旅游業全年收入較大比例的春節游市場,到了今年卻一夜之間降至冰點,大量涉及海南旅游業務的企業經營壓力陡增,“旺季不旺”對於海南旅游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嚴峻而殘酷的現實。有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春節,三亞接待游客同比下降44.79%,旅游總收入同比下降72.5%。還有觀點認為,失去了春節這一旅游黃金期,海南全年旅游收入可能會下降一成以上。
新產品考驗監管能力
“不可否認,海南旅游市場的恢復,確實有著一定的客觀因素,包括大量出境游需求向國內轉化等﹔但另一方面,近期,海南旅游市場上的各種新產品、新玩法也確實令當地旅游供給結構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周鳴岐表示。
據劉成介紹,海南將各類旅游產品與免稅購物相結合,推出一系列“旅游+免稅購物”的旅游線路、產品、套餐。相關數據也顯示,自7月免稅新政實施以來,海南多家免稅店進口處、結賬處都有不少游客排隊。與此同時,親子研學游也成為海南旅游市場上表現搶眼的“奪金點”。
“按照以往經驗,新產品的爆紅和快速普及,對於任何一個旅游目的地來說,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周鳴岐坦言,在當前這一特殊時期,政策傾斜、需求回流等都令海南迎來了一個難得的機遇期,但同時,這也對當地的旅游市場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學院院長谷慧敏看來,新產品的誕生或多或少會伴隨“野蠻生長”的過程,監管部門可加大服務和溝通力度,除了制定行業規范,還可給予這些產業更多的支持和培訓,強化從業者的規范經營意識。
如何留住客群
“海南要充分抓住這一次需求反彈的機遇,就不能隻著眼當下的市場恢復,而是要思考如何將出境游轉移的客群長期留在當地,讓海南增加重游率。”周鳴岐表示。谷慧敏也提出,免稅等政策利好的確是海南發展旅游的重點抓手,不過對於旅游業來說,購物只是一個增長點,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消費,但不能過度依賴於此。
谷慧敏建議,未來海南可加大對深度游的開發,挖掘自身的旅游資源,推進潛水游、帆船游等特色游項目的大眾化﹔提高主題公園的復游率,推出更多有參與性的活動,“同時,海南旅游淡旺季落差明顯,淡季利用大中小型會議來帶動周邊旅游、住宿、餐飲的消費”。
尚游匯文旅董事長鐘暉則提出,海南地理位置較好,旅游資源豐富,或可發展“泛運動旅游”。“通過推出一批體現海南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來帶動當地旅游的發展,吸引更多愛好運動的消費群體。”鐘暉稱。
在周鳴岐看來,對於海南來說,游客更希望能找到更多有當地地方味道的地標性項目,“目前,海南的住宿業已發展得相對完善,特色民宿、高端酒店等產品比較豐富,但相較之下,其他配套產品,比如可供游玩的主題公園,或者是更便捷的交通網絡等,隻有這些內容綜合在一起,才能烘托出游客所鐘愛的生活氣氛,提高海南重點項目的游客吸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