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名創優品赴美IPO,發家模式受質疑

◎ 記者 王敏杰
2020年09月28日08:00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小字號

  王敏杰 攝

  被稱為“中國最大十元店”的名創優品要上市了。

  近日,名創優品正式向美國証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招股書,擬於紐交所上市,代碼為MNSO。據稱,此次其IPO承銷商為高盛和美銀証券。

  招股書顯示,此次名創優品上市的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擴張全球門店和零售網絡,升級倉儲和物流網絡、進一步提升數字化運營系統等。

  名創優品成立的時間並不長,其創始人葉國富曾數度“語出驚人”,比如“看不懂名創模式的人,就像十年前看不懂阿裡巴巴一樣”“未來3-5年,電商會死掉一大片”等。

  2019年,葉國富以100億元身價位列《2019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693位。隨著此次名創優品赴美IPO,其身價或將得到進一步增長。

  赴美上市

  去年6月底,就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名創優品正在策劃IPO,或籌資大約10億美元。相應報道指出,名創優品正在邀請銀行競攬該擬議交易中的業務,且這一IPO可能在香港或者美國進行,不過時間未定。

  彼時,名創優品回應媒體稱,公司在2018年1月15日就已經啟動IPO,且正在穩步推進,具體上市地點還未最終敲定。

  一年后,名創優品的IPO地點揭曉。對於為何會選擇赴美上市,《國際金融辦》採訪了名創優品,或出於處於靜默期中,截至發稿前,其並未給到回應。

  一名零售行業咨詢人士則向記者表示,名創優品是海外架構,基本是走境外資本市場。具體到哪一個市場上市,則取決於投行對於該業態在具體市場IPO的難易程度判斷以及不同資本市場對這一業態的估值水平情況。

  記者注意到,名創優品旗下產品涵蓋生活家居、電子電器、紡織品、包袋配飾、美妝工具、玩具系列等11個品類,擁有8000多個核心SKU。招股說明書中援引獨立研究機構Frost&Sullivan的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自有品牌綜合零售GMV達520億美元,名創優品以27億美元(約合190億人民幣)佔比5.2%,被Frost&Sullivan稱作“全球規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商”。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的2019財年,名創優品收入為93.95億元,經營利潤為10.17億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2020財年,名創優品營收為89.79億元,同比下降4.4%﹔經營利潤為7.67億元,同比下降24.6%。

  在門店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逾80個國家和地區構建了超過4200家門店的零售網絡,其中在中國市場開拓了超過2500家門店,海外市場超過1680家。基於此,2019財年和2020財年,名創優品海外市場收入分別佔年收入的32.3%和32.7%。

  招股書還顯示,名創優品的全球化拓展模式分為其獨創的合伙人模式、直營模式和代理模式。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在中國有742個合伙人,其中488個投資名創優品達3年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名創優品背后亦有知名資本加持。

  早在2018年9月,名創優品即宣布與騰訊和高瓴資本簽署關於合共10億元的戰略投資協議,這是名創優品2013年創立以來第一次外部融資。

  當時,有資本行業觀察人士指出,這或是名創優品在為IPO進行鋪墊。公司方面則表示,騰訊和高瓴資本的投資有助於提升名創優品在信息技術、資本運作、公司治理等方面能力,加速其在智慧零售領域布局和海外市場擴張的步伐。

  根據招股書,此次IPO前,高瓴資本與騰訊均持股為5.4%,葉國富則持股80.8%。

  十字路口

  名創優品是一家產品驅動的全球化創意居家生活用品零售商,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為葉國富。

  據悉,2013年,葉國富攜家人前往日本旅行時,發現當地有很多生活家居專營店,這類店鋪銷售的日用生活百貨不僅質量好、設計美觀,價格還很實惠,而且絕大多數都是“中國制造”。葉國富因此獲得商業靈感,並憑借自己過往在經營時尚連鎖品牌時積累下的產品開發經驗、供應鏈和渠道資源,在中國廣州創辦了名創優品。

  在過去的幾年,名創優品的擴張可謂火速。

  即便是后疫情時期,名創優品的擴張速度也並未有放緩的勢頭。今年4月15日,葉國富在公開場合表示,名創優品要將95%以上的產品定價控制在29元以內,同時將新開發產品的價格下調20%-30%。此外,名創優品還調整了原先制定的2020年開店計劃,將全球新開600家門店的目標上調為1200家。

  不過,高速發展的名創優品此前也備受詬病,其中之一即是涉嫌抄襲。比如,今年1月14日,深圳設計師品牌finerworld九層發布文章《名創優品,你敢回應嗎?》,指責名創優品抄襲該品牌產品。

  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名創優品(廣州)有限責任公司有數十起法律訴訟,其中不少為侵權訴訟,涵蓋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權等。

  記者注意到,在招股書中,在提示風險時,名創優品也提及了其與知識產權許可方的戰略合作。

  目前,中國的生活用品市場已成為所有零售領域中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在此背景下,名創優品的競爭者可謂眾多,由此也帶來了產品同質化的問題。或是為了一定程度上解決同質化問題,名創優品自2016年以來推行了IP戰略,截至目前,其已與Hello Kitty、漫威、迪士尼等17個全球知名IP展開合作。

  “高仿名創的全國估計有上千家,這些加盟門檻低,產品也馬馬虎虎,加盟人在選擇時,很多倒向利潤更高的高仿。”資深零售人士王國平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在他看來,名創優品當前已經開始走下坡路,需要借助融資進一步發展。

  王國平表示,名創優品的模式已經“不香了”。“低價低質,上當多了,就沒有復購。名創本身租金就高,又要求售價低,這個時候就會降產品成本。如果產品銷售持續走高,可以壓低制造商利潤,但沒辦法持續產出爆款時,制造商也不願意讓利”。

  在他看來,名創優品現在要“上岸”。“它要從野蠻生長到學會穿西裝上岸,這個是它自我升華的一個過程,也是重新差異化國內同類品牌的開始。上市是它選擇自我革命的過程,中國會需要一家能夠自我創新的企業,在10元店的十字路口,名創選擇‘上岸’。”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內競爭激烈,相比而言,海外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后續,名創優品或可以將借力資本市場在海外市場進一步擴張。

(責編:孫博洋、喬業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