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中消協消費警示:"擦亮"雙眼 警惕各類不良"校園貸"陷阱

2020年10月26日13:37 | 來源:人民網-消費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0月26日電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今日消息,“校園貸”是主要面向大學生群體的一項借貸業務,其初衷主要是為家境貧寒的學生提供貸款完成學業,或是為解決在校生創新創業解決資金短缺問題。但是,由於當前“校園貸”市場存在辦理貸款業務門檻低、經營者資質參差不齊、身份審核形同虛設、合同信息不透明、風險提示不充分等一系列問題,導致一些不法借貸機構將“校園貸”變成了“校園害”,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為此,中消協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擦亮"雙眼 警惕各類不良"校園貸"陷阱。

圖為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截圖

中消協表示,為遏制不良“校園貸”侵害廣大學生,國家有關部門自2016年起就先后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貸整治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進行了聯合治理,要求未經銀行業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一律禁止提供校園貸服務,並明令禁止互聯網借貸平台以任何形式向大學生貸款。

在這種國家嚴防嚴治的高壓態勢下,仍有部分不法機構為了獲取暴利鋌而走險,現實中仍存在“注銷校園貸”“套路貸”“培訓貸”等多種不良“校園貸”陷阱繼續坑害廣大學生的合法權益。有媒體調查發現,“校園貸”有關的詐騙在2020年上半年又出現了高發的情況,通過在多個社交軟件平台搜索“校園貸”詐騙的關鍵字,便出現大量用戶反映受騙的經歷。

經梳理,當前不良“校園貸”主要存在三類陷阱。

陷阱一:“注銷校園貸”是場騙局,借注銷之名向大學生行騙。近期,全國多個地方出現了“注銷校園貸”新騙局,不少在校以及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紛紛“中招”,被騙金額少則幾千,多則幾十萬,影響非常惡劣。有研究機構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監測到有關網貸詐騙負面輿情信息共計28.8萬余條,其中涉及“注銷校園貸”的騙局接近9.3萬條,佔32.14%。

據了解,“注銷校園貸”詐騙手法主要分為兩類,一是針對有注冊網貸平台賬號或有貸款記錄的,騙子會聲稱“根據國家相關政策需要配合注銷賬號,否則會影響個人征信”﹔二是針對無注冊網貸平台賬號或無貸款記錄的,騙子則稱“你的身份信息被盜用注冊了網貸賬號,需要配合注銷,否則會影響個人征信”。由於騙子能夠准確說出對方的真實姓名、身份証號、學校名稱,甚至消費記錄等隱私信息,容易讓學生放鬆警惕,有的騙子還主動將自己的身份証件、工牌等信息向學生展示以獲取信任,導致學生最終將從網貸平台提現的借款全部轉入騙子提供的名為“清查賬戶”,實為騙子的個人賬戶中。

陷阱二:“套路貸”潛入校園,學生貸款容易還貸之路艱難。“套路貸”一般會通過微信、QQ、微博等學生經常使用的社交媒體或是在校園學生集中區域發布小廣告,並宣稱“無門檻、零利息、免擔保”,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一旦學生“上鉤”,這些不法借貸公司會迅速為學生辦理貸款,並通過設置合同陷阱、開具遠高於貸款金額的借條、故意讓學生逾期等方式“步步設套”。如果借款的學生無法償還貸款,借貸公司或是主動為其介紹另一家借貸公司,通過“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償還,使學生們的債務越滾越大﹔或是採用電話恐嚇、圍堵攔截等方式暴力催債。“套路貸”嚴重威脅大學生及其家人的人身財產安全,甚至會導致大學生被迫離家出走、自殺等悲劇發生。

陷阱三:巧立名目逃避監管,“培訓貸”“創業貸”等馬甲層出不窮。由於國家加大了對不良“校園貸”的整治力度,一些不法機構為了逃避監管部門的查處,進行改頭換面,有的打著“培訓貸”“創業貸”“求職貸”“畢業貸”等旗號,採取更為隱蔽的營銷手段,繼續向在校大學生違規放貸﹔有的則披上了分期購物商城或者貸款超市等“馬甲”來打掩護,但本質仍是不良“校園貸”陷阱。

為更好保護廣大學生的財產安全,避免其陷入形形色色的“校園貸”陷阱,中消協向廣大青年學生發出如下消費警示:

一要警惕“注銷校園貸”騙局,不向陌生賬戶轉賬。實際上,相關部門、業內並沒有推出所謂的“注銷校園貸”操作,個人征信信息也無法人為修改,隻要大學生借款后能夠按時還清貸款,就不會影響到個人征信。大學生如果對個人征信存在疑問的,可通過當地人民銀行征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信息服務平台或是撥打征信中心客服電話等官方渠道進行咨詢。在接到自稱貸款平台工作人員要求“注銷校園貸”或類似的電話時,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保護好自身財產安全,不輕易向陌生賬戶轉賬。

二要樹立正確消費觀念,辦理貸款務必做好前期工作。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是避免深陷“校園貸”陷阱的基本前提,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理性認識自己的消費能力,根據自身經濟條件制定消費計劃,合理安排生活支出,避免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不盲目消費,不跟風攀比,要培養理性消費意識和良好消費習慣,學會對金錢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做到量入為出。如果確需申請貸款的,一定先和父母溝通,認真評估自己的還款能力,並向正規的銀行等金融機構辦理貸款業務。貸款前還應仔細閱讀合同內容,明確貸款的額度、利率、還款方式、違約責任等重要信息,確保合同條款合法、合理。

三要主動學習金融消費知識,保管好個人信息。大學生應當主動學習有關金融方面的消費知識,尤其是要了解金融服務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國家在大學生貸款方面的政策,提高對各種形式“校園貸”陷阱的辨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對借貸機構廣告宣傳中的“免費”“優惠”“打折”等內容要多留個心眼,增強防范意識。同時,大學生還應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証號、銀行卡號、手機號以及驗証碼等重要信息,不掃描不明來源的二維碼,也不輕易向他人透露家庭住址、宿舍地址、父母聯系電話等信息,以免被騙子所利用。

四要留存有關憑証,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我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不良“校園貸”的整治工作,並由教育部、公安部作為牽頭部門,持續對不良“校園貸”機構進行嚴厲打擊,以保障廣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因此,學生們如不慎踏入不良“校園貸”陷阱或者遇到疑似不良“校園貸”詐騙的情形,應當積極收集並留存有關証據,可通過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開發的“中國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裡面的“舉報通道”欄目如實進行登記舉報、提供線索,或是直接撥打110報警求助。

中消協表示,敦促開展“校園貸”業務的借貸機構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切實落實監管要求,有針對性地開發高校助學、培訓、消費、創業等金融產品,制定完善的“校園貸”風險管理制度,設置合理的信貸額度和利率,為大學生提供定制化、規范化、安全放心、真實透明、風險可控的金融服務,並通過提高大學生“校園貸”服務質效,暢通正規、陽光的“校園貸”服務渠道,讓不良“校園貸”失去賴以滋生的環境,維護“校園貸”正常秩序,讓“校園貸”回歸良性發展,發揮積極作用,真正惠及莘莘學子。

(責編:孫博洋、喬業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