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中外企業在食品消費新藍海“硬碰硬”

2020年12月21日08:05 | 來源:國際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外企業在食品消費新藍海“硬碰硬”

在今年的快消品市場上,人造肉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熱潮,吊足了市場的“胃口”。

熱鬧背后也不時有負面信息傳來。“人造肉就是噱頭”“這是場資本游戲”“人造肉終究是小眾商品”等不看好的聲音不絕於耳。這不禁讓人想問,是什麼驅動了人造肉的快速發展?

爭議聲中,人造肉企業布局入場已是一場“急行軍”。

中外企業“加速度”入局

當前人造肉市場在中國呈爆發趨勢。歐睿國際稱,2014年到2018年包括人造肉的中國素食市場規模增長達33.5%,預計到2023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119億美元。

今年5月,主營“工業味精”纖維素醚素的山東赫達宣布成立子公司,進軍人造肉領域﹔食用菌企業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月宣布對人造肉研發企業未食達增資1400萬元,共同研發以食用菌菇蛋白為植物基的“人造肉”餐食產品﹔一直處於產業鏈上游的雙塔集團11月推出九款豌豆蛋白植物肉系列產品,正式切入植物蛋白肉終端市場﹔10月21日,德克士選擇和本土植物肉企業星期零合作在全國2600家門店推出新品植物肉漢堡……

多家國外餐飲食品企業或在國內布局或推出相關產品:美國嘉吉公司於7月在中國市場推出植物肉品牌“植啟”,包含植物雞肉塊和植物牛肉餅兩款產品﹔美國人造肉巨頭Beyond Meat 9月宣布將在浙江嘉興建設兩家工廠,預計在幾個月內開始試產,並在2021年年初開始全面生產﹔12月,全球食品飲料巨頭雀巢殺入中國人造肉市場,正式發布嘉植肴品牌,同時其在亞洲的第一條植物基生產線也在天津正式完工並投入生產運營,優先為餐飲行業提供嘉植肴植物基產品解決方案。

發布會上,雀巢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士德表示,今年5月,雀巢宣布在天津投資建設的植物基產品線正是雀巢長期投資中國市場決心的最佳體現,我們期望推動中國成為植物基發展的前沿陣地。

多方共振助推行業發展

根據《人造肉分類與命名分析及規范建議》,人造肉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植物蛋白為原料制備的人造肉(植物基人造肉)﹔另一類是以細胞為原料制備的人造肉。

受限於市場接受度、研發成本高等因素,目前植物基人造肉的發展更為可觀。相比國外,中國人造肉市場方興未艾,背后是多方因素共振的結果。國家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創新聯盟常務副秘書長孫忠超博士對國際商報表示,人造肉的發展主要是基於四方驅動因素。

首先,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理念和消費觀念發生了重大改變,認為吃素對身體健康有益。其次,健身人群、有宗教信仰的人群對植物基食品有剛性需求。再次,知名餐飲企業的推廣促進了消費者對人造肉的認知,勾起了消費者嘗試的欲望。最后,境外資本對人造肉的投資也極大地驅動了行業的發展,代表了國際發展趨勢。

在北京工商大學李健教授看來,人造肉的快速發展與糧食安全和環境保護需求息息相關。“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90多億,通過傳統方式(種植庄稼、喂養牲畜、食用)轉化的肉類蛋白將難以滿足人類社會的需求。人造肉不存在獸藥殘留的問題、減少了碳排放。此外,豬、牛等家禽需要大豆、玉米等作物飼養,人造肉顯然能提升國家的糧食安全水平。”他說道。

在相關各方紛紛入局的當下,中外企業是否處於同一競技水平?針對這一問題,孫忠超博士認為,目前來看,人造肉的技術難點在於如何做出和肉一樣的口感,企業通常通過擠壓技術來實現。在這一方面,外資企業技術能力更強。盡管設備上存在差距,但是最終產品呈現出來的口感差異不大。

李健則表示,在技術研發方面,外資企業投入更多,在技術上保持一定的領先。我國居民有悠久的素食傳統,國內企業則對國內消費者的口味、喜好有更深入地了解。中外企業需要互相學習、共同發展。

(責編:孫博洋、喬業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