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深加工拓場景,水產行業前景可期

2020年12月22日08:06 | 來源:國際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深加工拓場景,水產行業前景可期

  今年,盡管面對疫情的沖擊,行業對水產品未來的發展趨勢仍然保持樂觀。上海荷裕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總裁、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三文魚分會執行會長呂昕表示,隨著國民生活水平、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民眾對水產品認知的不斷增強,水產品在日常飲食結構中的比例提升,大大增加了中國水產品進口體量。

  據介紹,2017年9月,中國水產蛋白質超過900萬噸,第一次超過豬肉。而今年4月發布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0-2029)》也預測,未來十年,水產品供需總體緩慢增長,進口增長快於出口,預計2029年進口量將達751萬噸﹔同時出口也將小幅增加,2029年增至490萬噸,水產品進口市場和出口市場都正迎來黃金期。

  未來,中國水產行業如何行穩致遠?在近日舉辦的2020年中國水產品大會上,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表示,水產品加工是衡量一個地區漁業發展的健康與否最關鍵的指標。

  以小龍蝦和大閘蟹為例,我國小龍蝦產業在短短幾年間實現廣泛的普及,2019年總產值已達4110億元,深加工是主要的推動力。大閘蟹則欠缺深加工。這使得消費者常年可食用小龍蝦,大閘蟹則隻有三個月的賞味期﹔小龍蝦口味多樣,大閘蟹主要以清蒸為主。

  “加工是產業健康發展的平衡器、緩沖劑,可以促一產、帶三產。”崔和說,水產品的一個明顯特征是產品集中上市,若缺少加工環節,必然會出現“白菜價”。例如湖北白鰱產量很高,但價格由6年前的1.8元/斤發展到3年前的2.2元/斤,如今則達到3.2元/公斤。這主要是因為魚丸企業大量收購白鰱做魚糜。

  加工環節不僅能帶動產業發展、漁民增收,還能對水產高值化利用起到促進作用。例如鮮活水產品進入餐館時最大的問題是宰殺后的內臟、魚鱗等全部成為生活垃圾,如果活魚先進入加工廠進行加工,其副產物就可以再處理、出售賣個好價,解決了環保的問題。

  此外,他認為水產品加工順應了社會發展進步的需求,方便儲運、烹飪,促進電商的發展。水產品加工不僅更加有效地保障了水產品的供給,培育了一大批活躍在國際貿易舞台上的水產加工企業,而且帶動了漁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漁民增收。

  近幾年,國際高端水產品均瞄准中國市場,疫情以來,高端水產品(龍蝦、帝王蟹、象拔蚌、三文魚等)進口及消費遇挫。加拿大大西洋商會(ACBN)首席代表王曉雲在大會上表示,加拿大龍蝦和帝王蟹一樣,消費場景太過單一,應該由它引申出更多的消費場景來,比如產品升級,做成適合零售包裝的產品,或者是更深加工的產品等。

  王曉雲表示,加拿大是加拿大龍蝦的原產地國,而中國是一個非常擅長做精細產品、精細化升級的水產品加工大國。兩個國家如果合作,一定能夠為加拿大龍蝦開拓出更多的消費場景,生產出更適合新生代消費需求的產品。

(責編:孫博洋、喬業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