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對家政業,少些偏見多些“異質思維”

2021年01月04日08:03 | 來源:國際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對家政業,少些偏見多些“異質思維”

這兩天,一則關於“上海開放大學開設家政學本科專業”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本科保姆”一時間登上熱搜。

沒有輕賤的職業,隻有對職業的偏見。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家政業是一個低端行業,不夠體面,很難與“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劃等號。這也使得媒體每次對高學歷家政員進行報道總是能掀起一陣輿論高潮。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家政服務人員一般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專業素養較差。事實上,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家政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家政服務行業的人員構成情況也在慢慢發生著變化。

商務部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能力在不斷增強,加上二孩政策全面推進實施,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社會分工日益細化,家政服務的市場總規模近年來保持著平均20%左右的增速。

據相關統計,如今家政服務涉及的細分產業已有20多個門類、200多種服務項目,睡眠指導師、收納師、營養師等一批新職業也應運而生。即便是勞務型家政服務,也因為社會需求的多元化而不斷細分。以保潔為例,有家電清洗、專業擦玻璃、廚衛清潔等。

隨著近年來國家對家政行業的重視,家政服務的專業化也得到提升。根據家政企業“阿姨來了”發布的《阿姨年鑒》,95.2%的阿姨持有一個以上的証書,34.78%的人擁有4個及以上不同的証書,7.5%的阿姨至少擁有6個以上的証書。母嬰護理師証最普及,佔到了57.5%,其次是育嬰師証,達到了49.8%,再次是早期教育指導師,達到了24.4%。

邊學習邊工作已經成為很多阿姨們的生活常態。《阿姨年鑒》顯示,阿姨們的學習意願也有所增強,其中有22%的阿姨懂得投資自己,會為知識付費內容買單。

市場對技術性家政從業人員的認可和需求日益彰顯。為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實現高質量發展,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提出,採取綜合支持措施,提高家政從業人員素質,其中包括支持院校增設一批家政服務相關專業。同時提議,每個省份原則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所職業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

事實上,一些高校已經與時俱進地開設了家政專業。例如早在2013年,湖南女子學院就增設了家政學本科專業,當時還是教育部首次批准的特設專業,也是中西部地區第一個家政學本科專業。

據悉,上海開放大學2021年春季開設家政學本科專業,開設通識課、學科基礎課、專業課、家政學、家庭社會學、心理學等30門課程,聚焦高端家政服務、特色家政服務等領域,將為上海的家政服務業培養高質量的“專才”。

縱觀國際家政教育的發展可以發現,在不少國家,家政專業已經發展成熟。例如日本的養老專業是大學中學費最貴的專業之一,美國也有近千所高校設有家政系,不少學校能授予學生家政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

職業無貴賤,術業有專攻。在家政業提質的過程中,離不開專政服務工作應用型專門人才,加大家政服務從業人員有效供給,推動家政服務朝著精細化、專業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本科保姆”浪費人才的偏見可以休矣。

(責編:孫博洋、喬業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