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三品牌撤出中國線下市場 外資快時尚欲覽線上風光

2021年01月12日08:05 | 來源:國際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潮退?外資快時尚欲覽線上風光

每到歲末或換季,西班牙時裝零售集團Inditex集團旗下快時尚品牌Zara、Bershka、Pull&Bear、Stradivarius門店內大大的SALE標志和鋪天蓋地的服飾總會刺激著眾多年輕消費者的荷爾蒙,無論是蕾絲襯衫、針織衫還是牛仔褲、雪紡裙,不管是長靴、涼鞋還是包包、飾品,一件件用手觸摸,再比比身型,總能收獲滿滿,大包小包拎回家。

而這個歲末年初,SALE依舊在,但有些可能是你見到的最后一次了。

1月8日,一則消息悄然登上熱搜,被眾多中國服飾品牌視為標杆的西班牙快時尚巨頭Zara的“三姐妹”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即將關閉所有中國門店。也就是說,Inditex在中國將隻剩下Zara一枝獨秀。

是否屬實?

1月8日-10日,國際商報記者連續走訪了“傳聞撤店”的三個品牌北京門店。

在Stradivarius悠唐店,店員明確告知“的確1月30日即將撤店”。據觀察,原該門店1/2的空間已呈現空置狀態,隔天再看已變為某體育品牌的特賣場。

在Pull&Bear悠唐店,陳列比以往促銷時要空曠、齊整太多,店員表示“店內商品比以往少,是賣完了,現在只是再打折促銷,並沒有要撤店”,但轉頭就與其他店員輕語道“你看到熱搜了嗎”。而與進店的顧客交流,不少人都已經得知要閉店的消息,才來看看“有什麼貨可掃”。

在Bershka悠唐店,店內仍有新品在售,但打折區的顧客更多。有店員在8日對記者問詢是否要撤店回復稱“並沒有接到具體通知”﹔而10日再探訪,另一位店員答道“的確要撤店,但會提前一個月通知,所以閉店時間不會是1月底”。當有顧客問到“經營得挺好的,為什麼要撤”時,該店員回應“是總部的安排,以后可以在線上買,線下門店在中國市場就不會再有了”。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個品牌在中國還有40余家門店。而在2020年1月底,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在中國分別有62家、65家和35家門店,這意味著Inditex在2020年關閉了這三個品牌超110家門店。

有報道稱,此次連關三個品牌線下門店將是Inditex集團在中國市場最大規模的一次撤退。

線上最大?

分別成立於1998年、1991年和1994年的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將關閉中國線下店的消息傳出后,Inditex集團作出了一份回應。

回應稱,正如我司於去年3月所提到的,基於我們對中國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分析,Inditex旗下的年輕品牌將著力加強其電子商務的發展。通過運用直播、微信小程序等社交平台以及我們的線上店鋪,這些針對年輕受眾品牌的電商業務將會實現成倍增長。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創新和加快技術更新,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最佳的購物體驗。Inditex始終看好中國市場不斷增長的高潛力。

在回應中,電子商務成為唯一高光詞匯。而線上銷售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也在Inditex集團2020財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中被著重提出。

報告稱,2020年第三季度,集團5%的門店仍處於關閉狀態,88%的門店在空間、營業時間或顧客接待量方面繼續面臨重大限制。2020年11月,隨著第二波疫情席卷許多國家,集團21%的門店被迫關閉﹔截至目前,仍有8%的門店暫時關閉,另有10%的門店需在周末關閉。大量門店在接待量、空間使用和營業時間上繼續因疫情防控受到限制。

與此同時,2020年前9個月,按固定貨幣計算,集團線上收入實現75%的增長,第三季度增長為76%。前9個月,由於執行新的業務模式,集團毛利率保持在銷售額的58%,略低於去年同期的58.2%。按當地貨幣計算,毛利率擴大110個基點至59.3%。

可見,Inditex集團已意識到快速供應鏈不再是其品牌獨有的優勢,為順應數字化時代,線上渠道已成為Inditex集團新的擴張陣地。不僅在財報中明確“Inditex旗下各品牌繼續擴大其線上銷售平台的覆蓋面”,該集團在“2022 HORIZON”增長計劃中亦表示將投入27億歐元用於數字化戰略支持,預計到2020年底Inditex集團旗下品牌的所有產品在全球各地均可實現線上購買,其在線銷售佔比亦將從2019年的14%上升至2022年的25%。

Zara獨秀?

近年來,隨著中國時尚品牌的崛起,快時尚賽道日趨擁擠。Forever 21、New Look、Old Navy、C&A等快時尚品牌相繼退出了中國市場。由於消費者在同樣價位區間的選擇越來越多,Bershka、Stradivarius和Pull&Bear的品牌定位、目標客群、產品定價都極為相似,在新一代中國消費者眼中吸引力無疑已大幅減弱。

轉型已事不宜遲。在Inditex集團2020財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中特別提到,作為轉型的一部分,集團旗下品牌繼續開設配備高新技術的大型門店,並在此過程中繼續吸收優化小型門店。在9個月的報告期內,集團在25個市場開設了門店,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0月在中國首都最重要的購物街之一北京王府井開設了標志性的Zara門店。新旗艦店佔地超過3500平方米,是其目前在亞洲最大的旗艦店。該門店符合集團所有最新的生態效益標准,展示了實體店和線上銷售的戰略整合,並設有專門的區域用於處理網上訂單。

記者在這一旗艦店看到,該店共有四層,分為休閑、正裝、童裝、聯名款專區、鞋履和ZaraHome等,除正常的銷售空間外,休息區、香氛體驗區、智能電子屏、自助結賬等業態和裝置的引入也在豐富著消費者的店內購物體驗。

有業界人士表示,未來Inditex集團或將採取集合店模式,對旗下品牌的全球業務進行重新整合。

不可否認,Zara等一眾外資快時尚品牌入局中國市場是中國消費者時尚意識崛起的催化劑,也是國內一眾時尚品牌的領路人,但當消費者和市場環境都在加速變化的時候,這些外資品牌都要尋找新定位了。

這些年離開國內市場的快時尚品牌們

2018年11月

英國高街服飾零售商NEW LOOK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2018年11月

英國服飾零售商Arcadia集團旗下品牌Topshop宣布關閉天貓旗艦店

2019年5月

Forever 21中國繼4月底宣布關閉官網和電商旗艦店后,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2019年11月

美國零售巨頭GAP宣布在2020年初將旗下子品牌Old Navy撤出中國市場

2020年5月

美國服裝巨頭Esprit宣布全面關店,此前其天貓旗艦店、線下門店、官網1折清倉

2020年6月

英國潮牌Superdry(極度干燥)表示,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其將暫別中國大陸市場﹔7月起,Superdry自營專賣店以及品牌電商旗艦店將陸續關閉

2020年8月

荷蘭服裝集團C&A發布公告表示已將其中國業務出售給了總部位於北京的私募股權公司中科通融

(責編:孫博洋、喬業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