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用戶規模近5億,外賣市場總體規模達8352億元

“外賣+”開啟行業發展新業態

本報記者  金  晨
2021年02月05日08: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日前,河北固安縣開展便民線上生活必需品訂購服務,實行網上下單和無接觸配送。圖為外賣小哥在固安縣給顧客送貨。
  (新華社發)

  一日三餐、生鮮蔬菜、藥品雜物……外賣服務如今已覆蓋人們生活的多個角落,消費者隻需動動手指,各式餐品和日常所需即可送貨上門。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中國外賣用戶規模已接近5億人,外賣市場總體規模達到8352億元。

  

  夜宵下午茶成新寵

  “外面零下幾攝氏度,沒想到奶茶送到手還是熱乎的。”最近,在北京CBD工作的張女士成了各大外賣平台的常客。除了日常的工作餐,她和同事已經通過外賣下單成功“拔草”了公司周邊十余家網紅甜品店。

  美團數據顯示,今年元旦期間北京餐飲外賣交易量較同期增長17.4%,交易額更是同比增長近四成。部分餐飲企業通過線上渠道積極加碼非堂食業務,增加半成品種類,根據餐廳周邊客戶實際需要推出“一日三餐”之外的多種套餐,並利用線上點餐、外賣送餐、團購折扣等方式持續擴大銷售。

  “現在很多主打精致下午茶的品牌店鋪也都在外賣平台上線,給我們提供了更多嘗試和選擇。”張女士告訴記者,北京CBD一帶的公司時常會有商務會議下午茶的需求,不少店鋪為此專門推出個性化定制的下午茶,再加上部分外賣平台提供的准時送達服務,會務籌備終於可以“一鍵搞定”。

  除了下午茶,宵夜也成了消費者外賣下單的新寵。在海南,“清補涼”、后安粉等地方特色美食小吃頻頻出現在宵夜訂單上,“點外賣、吃夜宵”也早已成為當地居民夜間消閑解饞的一種習慣。據了解,海口當地夜間外賣訂單量從去年4月開始快速增長,部分店鋪更是依托外賣平台推出通宵接單的服務,以滿足持續增長的“夜經濟”服務需求。

  線上開啟復蘇之路

  外賣服務的發展不但給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和便利,同樣也為餐飲業者擺脫疫情影響,推動餐飲業復蘇提供了新路徑。

  每到傍晚時候,位於廣州恩洲大巷的“東川飯局”招牌就亮了起來,各式燒臘整齊懸挂在明亮的櫥窗內,引人垂涎。和其他餐飲店鋪不同,在門口長長的隊伍中,衣著鮮艷的外賣小哥佔了絕大多數。雖然隻有二三十平方米的檔口和三五名廚師,東川飯局卻可以在半個小時內“接待”上百名顧客,成了餐廳界名副其實的“流量大戶”。

  憑借著“外帶+外賣+輕堂食”的小店經營,東川飯局2020年新開門店13家,增長速度較往年翻了一倍。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常態化階段,“無接觸、少聚集”的消費理念逐漸為人所接受,像東川飯局這樣主打“外賣為主、堂食為輔”的“輕堂食”餐飲模式也逐漸在全國各地走俏。

  北京老牌餐企紫光園同樣意識到“輕堂食”模式的價值,其外帶檔口至今已經過幾次升級,從最初依附於餐廳的外帶窗口升級為4.0版本的“精致版”裝修獨立檔口店,同時還設有獨立的超市店。

  “防疫期間我們所有店的流水都來自於檔口。”紫光園總裁劉政表示,紫光園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在於一直大力發展的檔口模式。“比如通州店,6000多平方米的店門口有一個12平方米的檔口,一天的流水有8萬元。12平方米帶動了6000平方米。”

  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我國新增外賣相關企業67萬余家,餐飲業轉型線上穩步復蘇。中國飯店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餐飲外賣提供了新型餐飲消費形式,擴大了商圈半徑,創造了新的餐飲消費需求。外賣產業的持續快速增長進一步推動了餐飲產業的線上線下融合,尤其是在防疫期間,對餐飲業復蘇、提振整體消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外賣+”釋放更大潛能

  2020年以來,“居家消費”“宅配到家”成為疫情之下互聯網經濟新模式。一大批高星級酒店、高端餐飲企業和大型正餐企業紛紛加速推進外賣業務,打破了外賣“廉價、低品質”的固有印象,帶動了餐飲包裝食品、餐飲半成品和餐飲食材等業態融合的外賣行業發展。

  與此同時,多個外賣平台也充分利用多年來在“非餐”消費場景的嘗試和積累,突破傳統“一日三餐”的單一定式,走向更加多元化的發展路徑。在“外賣+”的發展理念下,外賣產業呈現出向更多品類、更多消費場景拓展的趨勢。例如,在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新區,“網訂店送”的購藥模式如今成為常態,成功打通了用藥、送藥的“最后一公裡”。市民隻要打開手機中的外賣軟件,就近選擇附近的24小時藥店,找到自己需要的藥品並下單,外賣小哥就會將藥品“極速送達”。

  生活日用、高端服飾、電子產品等消費品類也紛紛加入到外賣的行列中來。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消費者對外賣等網絡消費的認可和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外賣+多品類”的發展模式將為行業發展釋放更大的市場潛能,外賣產業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責編:孫博洋、喬業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