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消费频道

当游戏遇到传统文化——乐元素《开心水族箱》寓教于“游” 

2019年05月30日17:53 | 来源:人民网-消费频道
小字号

5月27日,2019海峡两岸电竞文化节传统文化公开课北京站在清华科技园举行,此次公开课以“中华传统文化当代呈现的新空间”为题,结合乐元素的休闲游戏《开心水族箱》为例进行专题讲座。乐元素作为网络游戏企业代表,与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康静、中国艺术研究院孙佳山、知名游戏学者孙静博士、中娱智库首席分析师高东旭等多位行业专家,与在京两岸高校学子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讲座。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打动如今的年轻人?游戏学者孙静认为,京剧和游戏都是以表演形式呈现,同时都是一种视觉、听觉互动的语言,游戏思维可以与学习结合起来,并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思维中和创造性活动中提升年轻人全方位的能力。乐元素代表王璇女士表示,作为游戏企业更应该利用游戏的特性去融合教育及文化,“乐元素在设计《开心水族箱》的时候都是从人性的角度考虑开发和制作设计,有一些跟京剧脸谱结合的鱼,生、旦、净、末这些京剧的元素,都可以在游戏中得到生动的体现和展现,也让大家看到了游戏普及传统文化的无限可能性。”

《开心水族箱》京剧鱼

在乐元素《开心水族箱》过去10年的运营中,先后推出京剧系列、名著系列、民族服饰系列、名胜古迹建筑、非遗系列等特色的鱼类,通过生动形象的游戏画面表现和亲切互动,呈现了一个蕴含丰富传统文化的“网络海底世界”。2019年,《开心水族箱》还陆续以月为单位推出“山海经系列鱼”,将帝江鱼、蠃鱼、讙鱼等古老的神话形象以更加亲民化、大众化的形式传播给玩家。

中娱智库首席分析师高东旭表示,乐元素《开心水族箱》跨界性、多元化和场景化的特点,拥有低适龄用户的产品属性,成为解锁年轻人培养情志、激发创意和拓展教学新型的教育方式。

以《开心水族箱》游戏内鱼儿设计为例,形态各异的鱼儿被国内某幼儿园复刻至其1000㎡的墙上,以此进行教授,使孩子迅速掌握关于各项海洋生物的基本知识,丰富和拓展孩童视野,堪称寓教于游的经典案例。

未来,《开心水族箱》将继续联合知名教育机构,利用其游戏丰富的素材,尝试开发适合用户素质提升的教育文化类游戏,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寓教于“游”。

《专家连连看》讨论环节

游戏作为一种文化媒介,具备自身特殊的社会属性和内容体系--《开心水族箱》正是凭借其独特的社交理念和“养鱼文化”背景,将各区域玩家构建在同一个水族箱文化体系中,通过丰富有趣,有爱的内容,架起海峡两岸同胞的联结,促进两岸青年的心灵共鸣。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广告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王晓华、权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