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消费频道

沧海之上:文旅做帆,产业撑船

河北沧州渤海新区发展生态旅游,吸引高端产业

2019年07月04日10:39 | 来源:人民网-消费频道
小字号

“几十年前,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还是一片海水。”——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政府工作人员对人民网如是说。而如今,渤海新区不仅已由一片沧海变桑田,更成为高楼林立、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城市。变迁,正是沧海桑田文化的展现。

转重心,谋发展,瞄准产业升级

沧州渤海新区位于河北省东南沿海,于2007年成立。沧州渤海新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北依京津,南连齐鲁,是雄安新区的重要出港口,也是首都经济圈的重要节点。

渤海新区资料展上展示的渤海新区地理示意图 李凌宇/摄

本网从渤海新区政府了解到,渤海新区起初的发展依赖于重化工产业。包括煤化工、石油化工以及盐化工在内的化工业,成为渤海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重化工业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新区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方面的战略部署,要求以理念转变为根本,治理和保护并重、制度和监管并举,把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落到实处。

2018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中央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新要求,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提升,绿色发展是必走之路。

而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也指出,鼓励通过实施旅游投资促进计划,新辟旅游消费市场。

基于成熟的政策条件以及现实的发展需求,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统一等多方面要求,渤海新区转变了发展思路,明确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将高端产业引进来。

本网采访得知,渤海新区决议通过促进文旅产业的发展,倒逼环境治理,通过改善环境,实现高端产业与人才的引进,最终带动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渤海新区管理委员会官网上记录了治理环境的实例。经过几年的努力治理,2018年沧州渤海新区全年二级以上达标天数为221天,该地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完成情况已排名沧州市第一名。

渤海新区东渡码头 李凌宇/摄

发展文旅产业,核心是阐释文化

渤海新区政府向本网介绍,在确定文旅事业的发展思路时,政府将“文化”摆在核心位置,将阐释沧海文化作为重点。

渤海新区毗邻沧州市,沧海之州名为沧州。中国诗词中有许多提到“沧海”的句子。“沧海月明珠有泪”中的“沧海”指的就是这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沧海指的就是这片海,古传汉武帝东巡到此时曾筑台观沧海。这片地区,自古便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具备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

据新区政府工作人员介绍,沧海的海景与国内其他海滨城市不同,渤海新区的地貌特征有独特性。“通常的海滨城市是山海相接,渤海新区的海滩是海与平原的交融,在这里海与陆地之间没有边界,潮来即海而潮去即陆,沿着海边向深处走3公里,海水也才1米深。”当地的文旅工作者介绍说,“由于该地的自然条件,这里是鱼类贝壳繁衍的温床,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也在这附近。”

独特的地貌,使观沧海能产生身临“混沌太初”的感受,这种原初的海景和沧桑的体验成为沧海人的骄傲。这种地貌也赋予沧海文化独特的象征意义,那就是“交融”、“孕育”、“演化”、“变迁”。从无到有,从滩涂到“生息福地”,体现了人类步履不歇的追求。而这些文化特征,也是沧海文化的内涵所在。

沧海文化风景区金沙滩 李凌宇/摄

新时代需延续沧海文化的探索精神

有学者认为,沧海文化是海陆交融、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共同奏响的乐章。农耕文明是务实、传统的象征,海洋文明是未知、探索的标识。

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相结合,也是中国人民脚踏实地与勇逐梦想的性格融合体。本网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当地人认为,农耕文明的务实与海洋文明的勇气结合,是沧海人的性格特征。

“徐福东渡”故事中,徐福第三次东渡就从这里出发。渤海新区政府工作人员认为,“徐福东渡”是以和平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与世界各族人民共享文明成果的古代实例。如今,我们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的时代要践行新的梦想,需要传承探索和追梦的精神。

“徐福东渡”故事的主人公除了徐福之外,还有千名童子。儿童成为著名历史事件的主人公,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这一点也使得渤海新区与儿童教育结下不解之缘。

基于此,渤海新区计划发展儿童主题的文旅项目及成长体验基地,鼓励青少年成长为有担当、有梦想的人。渤海新区文旅工作负责人表示,今后当地的文旅发展将注重儿童主题,目前在建中的“童世界”运行后规模将比肩上海迪士尼乐园,致力于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娱乐以及成长空间。

渤海新区东渡码头上“徐福东渡”雕塑 李凌宇/摄

4+7主题,一张蓝图绘制全域旅游

2017年,国家旅游局印发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鼓励发展统一规划布局、公共服务优化、综合统筹管理、整体营销推广的全域旅游。

渤海新区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可以用“4+7”来概括。据渤海新区文旅工作负责人介绍,该地发展了四色旅游以及七个系列的旅游项目。

从横向出发,四色旅游对应不同的文化方向,分别指的是蓝色的海洋文化,红色的英雄文化,绿色的生态文化以及金色的历史文化,囊括了地理文化与人文气息。

从纵向来看,七个系列的旅游项目分别指:沧海文化风景区、水城景区、岐口渔家小镇系列景区、南大港湿地景区、中捷东欧风情区、绿色生态系列景区以及历史文化系列景区。

本网在沧海文化风景区、东渡码头以及中捷东欧风情区走访发现,“4+7”的各项设施有的已经建成,有的正在修建中。当地街道十分整洁,绿化较好。“我们这里临海,盐碱地难养植物,这些绿植都是专门从外地运来栽培的。”渤海投资集团工作人员说。据介绍,将来,渤海新区300米范围内就有亭台或者小公园供人休憩。

渤海新区政府表示,新区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共建一带一路”三大机遇,积极创建河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是渤海新区发展旅游的中心策略,将生态环境建设完备,文旅资源配置到位,才能吸引京津冀地区、全国以及世界各地居民来此休憩游玩。

新区政府工作人员与当地文旅开发企业负责人提到,渤海新区的全域旅游发展要实现“2211”目标,即累计完成旅游及相关产业投资2000亿元,接待游客总量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对年度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10%以上。目前,渤海新区朝着完成目标而实施各项建设。

(袁婷 李凌宇)

(责编:金正阳(实习生)、李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