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泽:“万物皆可播”时代已经到来

如何“定义”直播带货?如何做好直播带货?新手带货有哪些注意事项?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网红经济涌现巨大市场,大量人才涌入直播带货行列,直播带货成为经济发展和新领域就业的一大亮点。近期,人民优选直播大赛官方培训合作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邀请到央广主持人、高级购物专家、新闻评论员沈泽,沈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后疫情时期的新业态,“直播带货”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新动能,“万物皆可播”的时代已经到来。
直播带货逐步趋向常规化、常态化、规模化
沈泽认为,直播带货本质与核心还是销售。从柜台卖货到直播间卖货,虽然形式和场景随着技术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等因素有了变化,但是销售的本质没变。与其他的销售形式不同,直播带货带来了行业生态的改变,深刻影响着生产、销售、消费的模式。
“从最开始的平台助推‘人带货’发展到现在,直播带货正在逐步趋向常规化、常态化、规范化,也就是品牌、厂商的投入不该再是凑热度,消费者的选购也不再是新体验,都应该逐步趋于常规常态的渠道和消费行为。同时,要思考上下游合理的利润、平台的责任、主播权益与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等问题。”沈泽介绍,除此之外,直播带货如何促进设计、制造、品牌升级,避免低水平低价竞争导致消费、制造降级。
下功夫做功课 避免直播间“翻车”
直播带货迎来新机遇,但“翻车”事件也频频发生,例如“虚假宣传、商品质量没保障”等声音不绝于耳。
对此,沈泽认为,直播间“翻车”往往都是诚信问题,“不惹祸”首先要做到主观没有恶意,别想着通过虚假、夸大宣传和演绎假套路挣快钱、黑心钱。同时,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相关品类商品知识,避免无心之失,个人的认知错误不能称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借口。消费者遇到了虚假宣传、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应当有较真的精神,保存证据向商家、平台、12315等渠道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沈泽介绍,带货不能碰的红线,往往都涉及法律法规所禁止的,常见的就是没有合法依据的绝对化用语、虚假宣传、食品保健品超范围宣传(暗示、明示医疗效果等)、同业诋毁等。
带货“翻车”难避免,由于直播带货涉及到主播、商家以及平台等多个层面。沈泽认为,法律责任在谁就谁负责。谁获利谁买单,谁发布谁负责,谁提供平台谁担责,在哪买的就找谁。出现产品质量和售后等问题,主播、账号运营主体应当依法依规赔偿消费者的损失,同时承担相关责任。
沈泽补充,提供直播带货服务的平台也需要有投诉处理的渠道,并且有相应的担保机制,承担相关责任。产品商家与主播、平台之间的纠纷不能由消费者承担,相关联的售后等问题,主播、账号运营主体、平台均有义务协助消费者解决,产品厂商也应当依法依规提供服务。
以专业服务消费者 做相应垂直领域专家
万事开头难,新手如何开启直播带货之路?对此,沈泽表示,在做直播带货之前,可以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相关商品知识和销售方法、技巧。“直播带货通过视频呈现,主播镜头前的状态、话术逻辑等有必要的可以进行一些培训。模仿是条可以尝试的路子,学习优秀的榜样,模仿是指着学习他人好的方面、方法,结合自己的条件、特质、商品等进行消化,而不是单纯的照搬。在现实环境中,淘汰速度较快,往往很难有长时间给主播去试错,专业的指导跟团队还是有必要的。”
“在直播过程中拉近与观众间的距离,以心换心,真实、真切、真诚对待每一场直播。”沈泽认为,主播应该以“交个朋友”的心态面对观众、消费者,客观了解直播特点,展示真诚。做相应垂直领域专家,以专业度服务消费者。在具体实操方面,通过“好货”“实价”与消费者产生联系等。切勿进行叫卖式、虚假演绎式的低俗销售,不被目前存在的一些具有不良风气的主播群体所裹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