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昂:立法的要義在於樹立節約觀念震懾餐飲浪費行為

人民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孫博洋) 厲行節約光榮,浪費糧食可恥。面對糧食浪費行為,多年來一直隻能從道德上進行譴責,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規細則來進行約束,對糧食浪費行為進行立法約束迫在眉睫。
近日,人民網消費頻道與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策劃的《消費洞察》訪談欄目,聚焦“舌尖上的浪費”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部陳昂做客訪談時表示,制止餐飲浪費立法要義在於樹立節約觀念,震懾浪費行為。
在談到為何要將制止餐飲浪費上升到法律層面時,陳昂認為立法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引導公眾樹立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觀念﹔二是震懾的作用,對浪費行為可以從法律上執行相應懲戒措施,讓浪費行為受到處罰。
據了解,日前,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已將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列為一類項目即“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有關方面正在積極開展相關工作。
陳昂表示,在一些發達國家例如德國和日本都有針對浪費的法律法規,對浪費行為進行監管和處罰。比如在德國,普通人可以對其他人的用餐浪費行為向相關機構舉報,用餐浪費者被查實后會得到相應的處罰。而鄰國日本針對在2019年出台了《減少食物浪費促進法案》推動“食物銀行”活動,即相關團體可從食品生產企業等處獲得即將廢棄的保鮮期內的食品,免費提供給福利設施或生活困難者。
在訪談中陳昂介紹到,中消協也積極相應,發出倡議,厲行節約,向餐飲浪費行為說不。中消協還聯合全國各地的消協組織,開展了抵制餐飲浪費、引領綠色節約消費新風尚的主題活動。同時她表示,反對浪費的行為是需要消費者、經營者兩端共同努力。在消費者方面,要加強消費者教育,形成自覺的節約意識﹔在經營者方面,要加強監督,引導經營者自願的開展反對浪費行動。
陳昂還表示,在立法方面,《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對中消協參與國家重大法律制定提出了要求,中消協也在積極的進行調查研究,分析餐飲浪費的成因等一系列問題,力圖在政策制定、法律法規制定向監管部門及立法機構提供積極有效的政策和立法建議。同時,中消協也在積極參與反對浪費相關的團體標准制定,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舉措將消費者對於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心聲通過各種渠道反饋到相關部門和機構。
【相關閱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