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消費頻道

倡導勤儉節約 多措並舉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2020年09月25日16:34 | 來源:人民網-消費頻道
小字號

圖右為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圖中為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部陳昂,圖左為人民網主持人劉曦。陳曉東攝

“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但是,部分地方餐飲浪費現象依舊存在,違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良好社會風尚,推動全社會堅決制止“舌尖上的浪費”迫在眉睫。近日,人民網消費頻道與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策劃《消費洞察》系列訪談欄目聚焦“舌尖上的浪費”問題,結合餐飲浪費現象,探討如何加強監管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向餐飲浪費亮劍。

堅決制止餐飲浪費 引領文明“新食尚”

“節儉養德,惜食有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自古以來,勤儉節約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然而,隨著生活富起來,錢包鼓起來,一些地方出現不同程度餐飲浪費現象。

勤儉節約、反對浪費,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認為,大力弘揚節儉美德,營造愛糧節糧輿論氛圍,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氣。杜絕餐飲浪費,除正面宣傳外,對屢教不改和造成浪費的行為,應給予合法的訓誡和懲罰,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造成餐飲浪費的行為予以相應處罰。

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部陳昂表示,制止餐飲浪費,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全民當中樹立起勤儉節約意識,將節約糧食觀念深植民眾心中,讓每一個民眾都意識到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第二,加強立法,一方面通過法律,讓民眾有守法意識,另一方面,把厲行節約理念提升到法律的層面上,創新浪費糧食的監管執法形式,讓勤儉節約具備法律效應。

反對“吃播”浪費 直播平台責無旁貸

因傳遞美食文化、內容接地氣等因素,“吃播”在網絡上越來越火。近年來,曾經走紅的“吃播”行業,似乎逐漸“變味了”。

陳昂在訪談中表示,“吃播”本來是一個中性的詞匯,在宣傳傳統美食,促進餐飲業發展,為受眾提供視覺享受方面有著正向的意義,但一些主播通過夸張的食量宣揚大胃王,甚至是催吐、假吃播等行為來吸引眼球,給大眾帶來的是不好的體驗。陳昂認為,對於“吃播”要一分為二的來看,對於合規傳播美食文化的“吃播”適當鼓勵,對於造成浪費宣揚不健康行為的“吃播”應該嚴格監管。

邱寶昌認為,直播平台應該遵守相關規定和社會的公序良俗,弘揚正向的價值,而不是相反。直播平台不應該因為利益而助長浪費行為,一些“假吃播”“大胃王”的直播內容,很容易引起效仿,這樣的行為既傷身體,又造成浪費,還會形成不良的導向,平台對於這樣的播主應該嚴格管控。

邱寶昌認為,厲行節約、制止餐飲浪費,要壓實“平台”的責任,包括“吃播”的直播平台,也包括外賣平台、餐飲企業等餐飲服務提供者,對於消費者要引導、鼓勵節約,這樣各個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人人要節約,全民反浪費的氛圍。

從點“半份菜”開始 “輕”食成為新“食”尚

近年來,隨著網絡消費的快速發展,“叫外賣”成為老少皆宜解決吃飯問題的辦法,龐大的外賣市場規模,為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便利,但外賣餐飲浪費現象也不容小覷。

陳昂介紹,為盡可能減少“舌尖上的浪費”,如今外賣平台部分商戶通過不斷優化菜品分量推出“小份菜”、“半份菜”套餐,得到消費者響應。“媒體報道數據顯示,約有60%的消費者在點餐的時候願意選擇小份菜。原來點一份菜吃不飽,點兩份菜浪費,現在推出半份菜套餐,剛剛好夠吃。”

對於外賣菜品分量存在“眾口難調”問題,陳昂認為,通過數據清晰化,給小份菜、半份菜加上量化指標,讓消費者對於小份菜、半份菜分量一目了然。行業協會、外賣平台可聯合推出標准,將小份、半份由主觀性判斷變成客觀性、可操作性標准。

陳昂建議,外賣平台可增加消費者反饋評價機制,讓商家精准了解消費者需求和喜好,更加合理地進行配菜。同時,可以推出積分兌換的機制。比如說經常點半價菜的消費者,可給予積分獎勵,通過積分兌換外賣會員,以此鼓勵消費者多點小份、半份菜。

以獎代“罰” 防止自助餐變成“剩宴”

長期以來,自助餐廳因“不能打包、任吃任取”的業態屬性,刺激部分消費者“寧可吃剩,不能吃虧”的心態。對此,部分自助餐飲企業推出“押金制”:在餐前繳納一定金額“浪費押金”,就餐結束后沒有浪費就全數退還,如有浪費則按浪費量扣下部分押金。

對此,邱寶昌表示,自助餐飲企業在消費者用餐前收取押金,相當於對消費者增設限定,如果在用餐后出現浪費現象,屬於違約責任。“企業首先把合同關系寫清楚,讓消費者明白,如果吃剩幾十克,相對應需承擔多少錢的違約責任。”

“價格不變的基礎上,需要消費者承擔違約的風險,此類做法不利於消費者在用餐過程中享有良好的消費體驗和感受。”邱寶昌建議,“商家可以改為獎勵制,對於沒有剩飯剩菜的消費者予以打折、代金券等獎勵,增強用戶粘性。”

厲行節約,制止餐飲浪費,並非一時之事一人之事,而是應該久久為功,人人響應。隻有通過社會各個方面共同努力,不斷營造倡節約、反浪費的社會氛圍,創新制止浪費的體制機制,完善制止浪費的法律法規,加強對餐飲浪費行為的約束力,才能真正將餐飲浪費逐步降低,直至杜絕。 

【相關閱讀】

專家:制止餐飲浪費 平台、商家可以獎代“罰”

專家:反對“吃播”中的浪費,直播平台責任重大

陳昂:立法的要義在於樹立節約觀念震懾餐飲浪費行為

邱寶昌:加強勤儉節約意識宣傳 杜絕餐飲浪費現象

陳昂:創新監管執法形式 讓節約觀念根植內心

(責編:孫博洋、喬業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